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游丘常侍山园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采芝深谷赋归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选择在深山谷中采集灵芝,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次句“幸有邻庄水竹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邻近的村庄环绕着碧水与翠竹,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第三句“画障日开山九叠”,通过描绘山水如画的屏障,展现出丘园的壮丽景色,山峦重叠,犹如画卷般展开。第四句“素封秋倚橘千头”则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象,满树的橘子象征着富饶和季节的更迭。
第五句“长悬片月延僧住”写出了园中夜晚的静谧,悬挂的明月邀请僧人在此居住,体现了主人的雅致和对禅意的追求。最后一句“满放闲云伴客游”则寓言般地表达出园中的云雾缭绕,仿佛是友好的伴侣陪伴着来访的客人漫步其中。
尾联“桐叶已齐春去久,翻阶红药为谁留”以桐叶凋零和红药无人欣赏,暗示了时光流转,春天已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园的美景和隐士的生活情趣,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