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陈徵君

匣里干将席上珍,中吴人物见斯人。

才名籍籍今谁敌,世议悠悠若未伸。

近喜丘园俱束帛,可能江汉独垂纶。

太玄自是精微学,却笑扬雄反误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柬陈徵君》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对陈徵君的赞誉与寄语,展现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推崇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匣里干将席上珍”以“干将”比喻陈徵君的才华如同宝剑,珍贵无比,置于宴席之上,引人瞩目。接着“中吴人物见斯人”,赞美陈徵君在江南地区的人物中尤为突出,彰显其非凡的才能与地位。

“才名籍籍今谁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陈徵君才名的敬佩之情,认为当今无人能与其匹敌。而“世议悠悠若未伸”则揭示了社会舆论的复杂性,虽有才华之人,但世人的评价往往难以公正表达。

“近喜丘园俱束帛,可能江汉独垂纶”两句,通过陈徵君近来受到朝廷赏赐之事,暗示其不仅才华出众,且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赏识。同时,也暗含了对陈徵君是否能独善其身,不为世俗所累的关切与期待。

最后,“太玄自是精微学,却笑扬雄反误身”以古代哲学家扬雄为例,指出真正的学问在于深邃与精微,而非仅仅追求名利。诗人借此表达对陈徵君的期望,希望他能坚守学问的真谛,不被世俗的功利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对陈徵君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道路的关怀与期许,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过济州城南

苍茫烟火杂风沙,商馆民庐一万家。

桥上朱阑人系马,门前绿树日藏鸦。

州名近为灾年改,土俗犹将侠气加。

阙里崇崇空在望,客程相促又登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饯吴伯尚之江西

一生台阁缀清班,磊落文章重泰山。

特总宪纲膺帝眷,兼持戎律靖时艰。

威声汉将灵旗出,宦业韩公昼锦还。

应是功名身退后,更推家学继修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侍讲先生游方岩韵

灵迹初开不记年,危峰如削路如悬。

曾闻匹马临池饮,恐有群羊化石眠。

风引佩声来上界,雨连香气落中天。

昌黎亦有衡山谒,今古清游岂浪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通州有作

此生踪迹付飘蓬,几度凭高眼欲空。

芳草合时初北上,白云飞处正南中。

清朝物论闻多采,蚤岁辞华恨未工。

矫首神京天咫尺,明朝喜拜玉堂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