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六)

燕市谁言侠烈多,绿杨桥畔只鸣珂。

曾闻莽室群称颂,不见屠门醉和歌。

所赖腐儒能赴鼎,即看神武立还阿。

伤心莫叹先朝事,寂寂寒蝉意为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在戊辰年于长安所作的七首感述诗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燕市谁言侠烈多”,诗人开篇便提出了疑问,燕市之地,侠义之士众多,但真正能够体现侠义精神的行为却寥寥无几。接着,“绿杨桥畔只鸣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绿杨桥边,只有马蹄声响起,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英雄事迹。

“曾闻莽室群称颂,不见屠门醉和歌。”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提到人们曾经对莽室(古代侠客聚集之地)的英雄事迹赞不绝口,后一句则指出现实中并未见到这样的豪情壮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的感慨。

“所赖腐儒能赴鼎,即看神武立还阿。”这两句中,“腐儒”通常指学问渊博但缺乏实际能力的人,这里却意外地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表明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学者中,也有人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神武立还阿”可能是指在国家危难之际,有能力的学者能够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最后,“伤心莫叹先朝事,寂寂寒蝉意为何。”诗人以寒蝉自比,寒蝉在秋日里凄厉的叫声,象征着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往昔的荣光而悲伤,因为现实的冷清与寂寞同样值得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七)

辽阳征戍惜频年,金粟输来尽赐边。

关塞坐令貂虎踞,腥膻宁禁犬羊连。

听鼙又见思良将,授钺终期缚左贤。

阃内已看无掣肘,骠骁应誓扫狼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官河

官河春柳绿参差,客子经行去复迟。

烟冷未添榆木火,日晴空到杏花时。

胡琴欲买愁囊涩,戍笛閒听耐舸移。

笔砚半封尘待扫,漫凭归雁谱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杏花

北地胭脂破远天,朦胧难护是层烟。

朝云过雨醉留梦,春色酣丹兴欲仙。

路有锦衣人傍美,节当寒食火偏然。

村南郭北须凭记,无限高楼燕语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得石榴子

猩裙何处裂残霞,泪积红冰玉有瑕。

脂晕半明编贝齿,臂寒初褪守宫砂。

歌来鹦鹉餐珠颗,碎尽珊瑚斗石家。

莫叹成阴倍惆怅,量教十斛买芳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