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种菜》由清代诗人王竹修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种菜场景,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句“轩冕长辞甘灌园”,诗人辞去了官场的荣华,甘愿回归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菜根有味胜鸡豚”一句,以朴素的比喻,赞美了蔬菜的美味超过家禽,突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香蔬培植春三月,蔓草芟夷日几番。”描述了春季里种植蔬菜的过程,以及除草的辛勤工作,体现了农事的细致与耐心。接下来,“夫自挥锄妻抱瓮,荽曾留子芥生孙。”则描绘了一幅家庭合作的温馨画面,丈夫挥锄,妻子提桶,共同劳作,传承着农耕文化。
最后,“待时昭烈曾韬晦,手辟烟畦日闭门。”借用了三国时期刘备“韬光养晦”的典故,暗示了在农事中等待时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种菜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