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阳山水图为李信题

南山道人天发机,平生墨妙探幽微。

胸中山水自许大,千仞复振冈头衣。

笔锋未下见丘壑,欲挽关荆驱李郭。

一种荒閒寂寞乡,苍茫蓊郁烟霏落。

目断寒涛不尽山,寥寥宇宙一人间。

夕阳欲送晚色至,寒意暗逐秋潮还。

秦宫汉殿知何有,玉帐牙樯今在否。

前人已往后人哀,忙地何如閒地久。

孤云起尽水穷津,潭影山光相照贫。

超然坐到无言处,风雨不动天长春。

道人此意无人识,一幅生绡露遗迹。

惟有风流李谪仙,汪洋宦海閒鸥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名为《张复阳山水图为李信题》。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南山道人的画家,其墨迹深邃,洞察自然之微妙。诗人以南山道人为例,展现了画师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与表现手法。通过“胸中山水自许大,千仞复振冈头衣”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内心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山水的独到见解。

接下来,“笔锋未下见丘壑,欲挽关荆驱李郭”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画家在创作时的构思与技艺,仿佛能预见画面中的山峦起伏,甚至想要调动古代的名将关公和李广来助阵,生动地表现了画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种荒閒寂寞乡,苍茫蓊郁烟霏落”则描绘了画面中的一片荒凉与寂静,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目断寒涛不尽山,寥寥宇宙一人间”两句,通过描绘远方的寒涛与连绵不绝的山峰,以及广阔的宇宙中仅存的一人,表达了画家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孤独与存在的哲学探讨。

“夕阳欲送晚色至,寒意暗逐秋潮还”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带来一抹晚霞,同时伴随着寒意,仿佛是秋天潮水的回声。这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

“秦宫汉殿知何有,玉帐牙樯今在否”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与现今现状的对比思考。接下来,“前人已往后人哀,忙地何如閒地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以及在忙碌与闲适之间的选择。

“孤云起尽水穷津,潭影山光相照贫”描绘了云起云散,水路尽头的情景,以及潭水倒映山光的景象,通过“贫”字,可能隐含着对生活状态的反思或对某种精神追求的表达。

最后,“超然坐到无言处,风雨不动天长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超脱与宁静的赞美,即使面对风雨,心中的春天依然常在,体现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道人及其作品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历史、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夏圭风雨图

长风吹折巅崖树,江色愁阴雨声暮。

苍茫野艇晚惊潮,交楫横篙无住处。

何人倚岸汎虚舟,风雨不动如安流。

酒酣袒侧蓬窗底,忽忆瞿塘五月秋。

形式: 古风

题秋江远棹图

澄波练净天同色,万仞苍山垂绝壁。

丹枫白榆相映寒,一片秋光九江碧。

溶溶漾漾何时休,寥寥漠漠湘潭游。

夕阳欲落未落处,都是人生离别愁。

杜陵老病孤舟远,瘦影临江衣带缓。

时平结伴好还乡,野渡无人天又晚。

乘桴击楫事堪嗟,锦缆牙樯不到家。

天风去顺来还便,高兴还须八月槎。

形式: 古风

纪事

成化壬辰秋七月,海涛腾风石塘决。

桑田夜变陆成川,一望边沙烟火绝。

青苗白屋随奔流,红颜皓首尸横丘。

一身虽存六亲尽,至今乱骨无人收。

己午年来岁云愈,乙未严寒冰雪冱。

无端申酉魃为殃,两度风涛迅如许。

河流作卤蝤蛑生,咸风著树枝条零。

苗方秀实水将涸,丰稔不及荒年登。

今年夏月久不雨,清昼耘苗夜车水。

可怜枵腹不支劳,近海膏腴半枯死。

虹蜺目断心焦劳,炎风吹云天宇高。

谁知飓母肆狂虐,平地掇入钱塘潮。

溪腾谷沸雨川迸,城坏堤摧风转盛。

大家浥漏小家漂,不顾田畴顾身命。

因思去岁初阳逢,雷轰电掣当严冬。

如何六月忘溽暑,一雷不振翻为风。

崇朝极夜力不息,潜启蓬窗看天色。

东方欲白西未明,可是龙王听河伯。

莫黑匪乌赤者孤,有子死父妻死夫。

下车泣罪知何意,卿尹当思日月图。

形式: 古风

为张都阃宗大题画四首(其一)

东风凝寒柳丝软,细草新篁绿犹浅。

去岁光阴看又来,桃花红胜前人脸。

前人已老桃花开,茆茨布褐行相偎。

琴书满座溪山在,花落閒庭生绿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