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访韩公复

陶令移居处,城南住几家。

荒村隔溪问,茅栋晓林遮。

对酒心还壮,论诗日又斜。

不愁回路晚,明月戍楼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韩公复先生在潍县的居所时所见的景象与心境。首句“陶令移居处”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暗示韩公复先生隐逸的生活态度,如同陶渊明般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城南住几家”则点明了韩公复先生住所的位置,位于城南,环境幽静,人烟稀少。

“荒村隔溪问,茅栋晓林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僻与自然的和谐。荒村与溪流相隔,茅草屋掩映在清晨的树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韩公复先生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对酒心还壮,论诗日又斜”则展现了诗人与韩公复先生相聚时的情景。饮酒谈诗,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夕阳西下。这里的“心还壮”不仅指诗人的精神状态饱满,也暗含着对韩公复先生智慧与情怀的敬佩。而“日又斜”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不愁回路晚,明月戍楼赊”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访问的满足与期待。即使归途可能较晚,但有明月相伴,仿佛可以暂时赊借光明,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熙甫登科赴济南

今日东门帐,亲朋尽出城。

独惟从古学,人自重新名。

缁水吟诗渡,长山看月行。

早知薄意气,不访叶儒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自画《林泉孤赏小景》,寄赠方比部

良朋不相见,动经三十年。

视君如飞鸟,一去薄九天。

我乃甘沉沦,独效鳞潜渊。

渊天势虽隔,故旧不可捐。

荒荒散椽屋,历落秋水边。

中有孤吟士,白发手一编。

兴来偶成画,非迂亦非颠。

寄彼台省人,顾此幽林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雪中望溪,寄族侄五星

埽径眺溪雪,雪中亭子孤。

暝烟几家静,高鸟一枝枯。

水冻痕犹别,桥平迹尚无。

由来冷味合,此兴未能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与单丈仲温话旧

春阴连晓冷凄其,荒墅偎炉醉此卮。

凋谢亲朋还剩几?飘零家室更依谁?

壮心销灭浑相似,早岁嬉游不可追。

非是雨多留客住,旧情除却莫能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