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萱吟

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

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

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

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

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

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

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树萱吟》描绘了一幅温馨又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中以萱草(古人常以萱草象征母爱)为载体,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首句“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描绘了萱草生长在北堂边,叶片繁茂翠绿,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暗示了萱草得到了充足的滋养,同时也担忧会受到严寒的摧残,隐喻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雨露,而岁月流逝则让人担心不能长久回报。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回忆起萱草初生时的情景,根浅而小,象征着母亲的辛劳和付出。随着时光流转,“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萱草开花,犹如母亲的青春年华,虽短暂却灿烂。“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表达对母亲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最后两句“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诗人深深自责未能及时回报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恩和愧疚。“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带来的愁绪,使得原本的忧思更加深重。结尾“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通过诗人临行前绕着萱草丛,衣衫被露水打湿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他对母亲的不舍和牵挂。

整体来看,《树萱吟》以萱草为寄托,寓情于物,既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占鹊辞

北堂灵鹊声喳喳,下阶自衔萱草花。

慈母倚门每占喜,定想行人归到家。

昔时苦被鹊声误,臆对含愁如欲诉。

今日鹊声知有准,惊去回翔仍返顾。

东家郎君不出庭,别离那识过平生。

纵使今朝竞喧噪,有耳何曾为尔听。

西家农夫在田野,恬熙生长茅檐下。

几回著意送清音,聒乱生憎遭唾骂。

惟有慈闱白发亲,屡卜佳声秋复春。

温凊疏违甘旨缺,而今喜见远归人。

丁宁灵鹊莫飞去,深栖只向堂前树。

上无鹰鹯下弹丸,每听流声慰愁绪。

行人既归尔适宜,行人又去尔不知。

但当爱身慎饮啄,他年再报归来期。

形式: 古风

乌夜啼和韵

绕树三匝乌择栖,风清月白咿喔啼。

闺中恼杀无家女,时时臆对含愁语。

抛针倦绣减兰灯,脸褪铅花堕红雨。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

秋月生寒山,照妾空帏间。

忽起远道思,良人守秦关。

近闻更移戍,舟上泸河湾。

迢迢各千里,相望何时还。

盛年叹零落,览镜凋朱颜。

妾心徒自悲,月色长自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树中草

野草附树青,蟠根空穴里。

虽蒙雨露濡,柔叶易枯死。

嗟尔亦何情,失地犹贪生。

不如培厚土,芊芊自欣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