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药铛偈”为题,由宋代诗人周贯所作。诗中以“药铛”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顽钝天教合作铛”,以“顽钝”形容人的愚钝或固执,而“合作铛”则暗示了人如被铸造成某种固定的形态,难以改变。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人比作“铛”,强调了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和无奈。
次句“纵生三脚岂能行”,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寓意。即使一个人拥有再多的条件或能力(此处的“三脚”象征着多方面的优势),如果内心愚钝或固执,也无法真正行动起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内在精神状态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后两句“虽然有耳不听法,只爱人间恋火坑”,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即便一个人拥有了听闻真理的机会(“有耳”象征着接受知识的能力,“法”指代真理或正道),但如果他只沉迷于世俗的欲望和诱惑(“恋火坑”比喻贪图享乐的生活),那么这些机会也将对他毫无意义。这两句诗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困境,即在追求智慧与真理的同时,往往会被物质和感官的享受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药铛”的形象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它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培养,而应警惕被世俗的诱惑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