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
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林仲和筠庄(其八)筠溪》。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爱笋从嗔不出山"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竹笋的喜爱之情,甚至因而不愿意离开山中的居所。这里的“嗔”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是因为外界纷扰而不得志于山林。
"看成修影泛微澜" 这句则描绘了诗人观赏竹影在水面上的倒映,水波轻轻荡漾,给人以宁静之感。这里的“成”字暗示了一种时间的积累和自然景象的完美结合。
"此君臭味唯风月" 这句话中,“此君”指代竹子,而“臭味”则是对竹子清新的气息的形容。诗人将这种清新比喻为“唯风月”,意味着这份清香只属于自然界中的风和月,超脱尘世的俗物。
"底事须除数百竿"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竹林之美的珍视,以及对它的保护与维护。这里的“底事”指代的是所有关于竹子的事情,“数百竿”则是对竹林数量的一种夸张说法,强调了诗人的这份热爱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竹子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琐碎金中踏薜萝,出云苔壁手摩挲。
飞鸿送尽不知暝,乌鹊窥林日下坡。
镜中白发负长缨,一钓连鳌我不能。
剩种长竿绕溪绿,得鱼君看积如陵。
借屋何如退结庐,箨龙环水小方壶。
孤高不贵封千户,独笑轮囷秩大夫。
莫解忘忧不数萱,长镵斸雨护云根。
采薇劲节于今在,知是夷齐几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