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河满子

舞褥行云衬步,歌纨片月生怀。

歌残舞罢花困软,凝情犹小徘徊。

髻滑频扶堕珥,裙低略露弓鞋。

当日凝香清燕,惯听八拍三台。

谢娘荀令都□老,匆匆好梦惊回。

闲指青衫旧泪,空连半股鸾钗。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翻译

轻盈的舞步如同行云在绣毯上飘动,歌声中片月映照心怀。
歌舞结束后,花朵般娇弱的她疲倦地倚靠,深情依旧微微逗留。
发髻松散,常常需要扶住耳环,裙摆微低,隐约可见弓鞋。
那时的她,如燕子般身含香气,习惯于聆听八拍三台的乐章。
昔日的谢娘、荀令已成过往,美梦匆匆被惊醒。
闲时手指抚过旧日的青衫,空余半截镶嵌鸾鸟的发钗。

注释

舞褥:绣毯。
行云:比喻舞姿轻盈。
歌纨:歌扇。
片月:月影。
花困软:形容女子疲倦娇媚。
凝情:深情。
小徘徊:微微逗留。
髻滑:发髻松散。
堕珥:掉落的耳环。
裙低:裙摆低垂。
弓鞋:古代女性的鞋子。
凝香:身带香气。
清燕:比喻女子清秀。
八拍三台:古代音乐术语, 指宫廷音乐。
谢娘:泛指美女。
荀令:指荀奉倩, 历史上有美男子之称。
好梦:美梦。
惊回:惊醒。
青衫:古时文人士大夫常穿的服装。
旧泪:旧日的眼泪。
半股鸾钗:半截镶嵌有鸾鸟图案的发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中的情景,她独自徜徉于花园之中,沉浸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和她的孤独心理。

“舞褥行云衬步”一句,通过“舞褥”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到女子在月光下优雅地跳着舞,每一步都好像是在云端上行走。紧接着的“歌纨片月生怀”,则描绘了她在月光下唱歌,那些细腻的情感随着歌声在夜空中弥漫。

诗人的笔法轻盈而富有情感,通过“歌残舞罢花困软”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的舞蹈和歌声渐渐告一段落,而她内心的柔弱与孤独也随着这些美好的瞬间逐渐显露出来。接下来的“凝情犹小徘徊”更是深化了这种感觉,似乎她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些欢乐的片刻,不愿意离开。

在后面的几句中,“髻滑频扶堕珥”,描写的是女子头饰不稳,需要不断地扶正,这既表现了她行动上的细腻,也暗示着心里的不安。紧接着“裙低略露弓鞋”则是对她的姿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温婉而孤独的形象。

“当日凝香清燕,惯听八拍三台。”这里的“当日”指的是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凝香清燕”则是环境氛围的描绘,而“惯听八拍三台”则表明了女子对音乐的喜爱和她内心深处的渴望。

诗的最后两句:“谢娘荀令都□老,匆匆好梦惊回。”表达的是女子对于往昔美好的时光已经逐渐远去,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让她不得不从美好的梦境中惊醒过来。紧接着的“闲指青衫旧泪,空连半股鸾钗”则是对她的哀伤和孤独的一种形象化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将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

藏莺院静,浮鸭池荒。绿阴不减红芳。高卧虚堂。

南风时送微凉。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

闲里好,有故书盈箧,新酒盈缸。

只怕吴霜侵鬓,叹春深铜雀,空老周郎。

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

翻思旧游踪迹,认断云、低度横塘。

离恨满,甚月明、偏照小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尾犯.霅中

宝蜡夜笼花,不碍画楼,无限清景。

病叶分秋,剪愁桐金井。

银汉外、尘飞不到,暮云收、琉璃万顷。

弁山横翠,好倩西风,送上江心镜。

霓裳空楚楚,钧天旧梦难醒。

最忆婵娟,□钗钿香冷。

欲高跨、娇鸾归去,又还愁、乌啼酒醒。

独思前事,夜永谁问相如病。

形式: 词牌: 尾犯

巫山一段云.王氏楼

酒力欺愁薄,轻红晕脸微。双鸳谁袖出青闺。

刬袜步东西。倦蝶栖香懒,雏莺调语低。

钗盟惟有烛花知。半醉欲归时。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更漏子

楝花风,都过了。冷落绿阴池沼。春草草,草离离。

离人归未归。暗魂消,频梦见。依约旧时庭院。

红笑浅,绿颦深。东风不自禁。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