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红菊一本置之盆中遂成一首

十尺珊瑚到眼前,品题曾说是金蝉。

风飘阶下香犹细,露湿盆中色更鲜。

幽谷芝兰长作伴,东园桃李敢争妍。

客窗对此真堪爱,笑摘娇枝入酒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株置于盆中的红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开篇“十尺珊瑚到眼前”,以珊瑚比喻红菊,形象地描绘了红菊的鲜艳与高洁,仿佛一串串珊瑚珠子般夺目。接着,“品题曾说是金蝉”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红菊比作金蝉,暗示其珍贵与独特。

“风飘阶下香犹细,露湿盆中色更鲜”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与露水,进一步烘托出红菊的香气与色泽之美,即使在微风轻拂、露水滋润之下,其香气依然细腻悠长,颜色更加鲜艳动人。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红菊之美的深刻感受与细腻观察。

“幽谷芝兰长作伴,东园桃李敢争妍”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红菊的独特与不凡。它不仅与幽谷中的芝兰为伴,更敢于与东园的桃李争奇斗艳,展现出其自信与坚韧的品格。

最后,“客窗对此真堪爱,笑摘娇枝入酒筵”表达了诗人对这株红菊的喜爱之情。在客居他乡的窗前,面对如此美丽的红菊,诗人不禁为之动容,甚至想要摘取其娇嫩的枝条,将其融入宴席之中,分享这份美好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红菊的细致描绘与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红菊的美丽与独特,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在异乡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收录诗词(14)

林庭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次罗滩

扁舟漂泊野桥东,水底渔灯隔岸红。

九曲滩头风解缆,残更梦里雨敲篷。

鸡声村店元无异,人语乡园渐不同。

羁思满怀眠不得,晓钟何处梵王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春书怀

帝里风光分外佳,看春应动少年怀。

风和柳眼初窥岸,雨冷苔痕未上阶。

子史群疑和冻解,客窗孤闷顺时排。

半生株守当何事,留着须眉老凤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游鸡鸣寺感述

丹飞翠耸势盘旋,别是人间一洞天。

春屐印乾苔砌雨,晓钟撞破树林烟。

支龙突地成雄镇,梁燕争泥挠定禅。

莫上层台最高处,六朝遗事草芊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郎即景

千丈巍峨势欲颠,午风闾井散晴烟。

何年醉卓山灵笔,写尽三秋雁影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