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樽前华发影毵毵,病客思乡总不堪。
一自倦游三十载,那知春色在江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立春日》。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酒樽前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满头白发,身体欠佳,思念故乡之情难以言表的情景。诗人在外漂泊三十年后,始觉春色依旧在江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故乡的深深眷恋。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寒岩摘耳石崚嶒,下有波涛气郁蒸。
知汝清齐常自爱,不当持供五湖僧。
美人持赠虎邱茶,起汲吴江煮露华。
龙井近来还此种,也堪清赏属诗家。
九叠风生障子深,兰台上客赋披襟。
休疑古蔓龙蛇走,犹带松杉十里阴。
鹦䳇双飞白玉盘,金浆一泻万珠寒。
故人自有相如渴,明月烦君掌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