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雨宜农耕,逆旅愁坐雨。
雪寒饥杀人,豪富雪中舞。
忧乐古来殊,欲说头自俯。
见山岂不爱,身危心不武。
入深复入深,有谷如子午。
生死未可知,谁能问甘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避难西坑用瀹韵》,主要描绘了春天雨水对农事的适宜一面,以及诗人在逃难途中因雨而产生的愁绪。诗人对比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农民在雨中忧虑农事,而富人却在雪中欢舞,享受着温饱。他感慨古今忧乐之别,表达出自己的无奈和内心的矛盾,虽然见到山水美景,但身处险境,内心并不因此而振奋。诗人深入困境,道路崎岖,如同子午线般难以预测,暗示生死未卜的艰难处境。最后,他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甘苦的深深关切,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避难时的复杂心境。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年年好时节,雪月花与风。
谁知百年内,忧乐元不同。
方其少壮日,日日醉梦中。
年年旋衰飒,有景谁复穷。
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
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
岂无耆旧在,努力各自谨。
世多多才翁,谁识识字农。
可人忽来思,劳苦意稠重。
时危幸未死,尊酒得相从。
一醉不须辞,毋待漏尽钟。
畏景日以长,正气日以短。
过者何憧憧,寂寂笑衰懒。
浮云有聚散,明月有虚满。
人事有如斯,冷绪聊自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