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三首(其三)

梦为蛱蝶。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

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

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

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小立。画屏侧。

想罗帕旧题,肠断词客。莲房露滴。

翠盖亭亭覆双翼。

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

记昨夜、帘幕静,玉人擪笛。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诗人以“梦为蛱蝶”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蝴蝶相联系,蝴蝶在梦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这一句通过比喻,将情感比作一朵红花,只有文鸳(一种水鸟)能理解其深情,隐喻了诗人对情感的珍视与孤独感。接下来,“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春日燕子忙碌于筑巢,却也难以忘却心中的愁绪,这愁绪最终化为记忆,成为心中永恒的印记。

“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这一句运用了音乐和自然景象的融合,暗示情感如同琴弦上的音符,被外界的凉雨所触动,使得碧云也显得湿润,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

“小立。画屏侧。想罗帕旧题,肠断词客。”诗人独自站立于画屏一侧,回想起过去与爱人共同题写在罗帕上的诗句,那份深情已令人心碎。这里通过“肠断词客”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

“莲房露滴。翠盖亭亭覆双翼。”莲蓬中的露珠滴落,翠绿的荷叶覆盖着双翼,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含了对爱情中双方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

“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瑶京,此处借指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清怨则指内心的忧愁与遗憾。诗人认为,只有桃鬟(桃花之神)能够理解这种深藏心底的清怨,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的追寻与寄托。

“记昨夜、帘幕静,玉人擪笛。”最后,诗人回忆起昨夜静谧的夜晚,玉人(美丽的女子)吹奏笛声的情景,笛声悠扬,仿佛能穿透时空,传达出无尽的思念与柔情。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自然景象、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深切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意二首(其一)

烟霏雾结。拥宝钗十二,鬟影飘瞥。

一梦罗浮,碎佩零珰,定有翠禽能说。

萼华小谪瑶天渺。问几度、羊家风月。

莫破瓜、负了芳年,粉镜晓妆犹怯。谁点石螺冷黛。

瘦钿微、贴额刚近眉缬。

羌笛横飞,珠泪盈盈,金谷坠烟销歇。

佳人不见空延伫,想日暮、碧云初合。

倚竹间、短袖天寒,还未绿阴时节。

形式: 词牌: 疏影

绿意二首(其二)

春空梦寂。又一帘翠羽,香绣苔迹。

换了年韶,依旧伤心,怕过踏青时节。

天涯不恨无芳草。恨去马、玉鞭飞疾。

盼画堤、柳眼多情,只是少年堪惜。蘋迹丝风袅袅。

縠纹起、绉水都似愁碧。

天远青山,人远青楼,怅望暮云无色。

罗窗便有销魂意,奈薄暝、絮烟堆积。

待十年、杜牧重来,鬓影也应萧瑟。

形式: 词牌: 疏影

换巢鸾凤

月媚风娇,正人归翠榭,梦度蓝桥。

跨鸾欢倚玉,倒凤误吹箫。春情都付与纤腰。

沈郎带围,和烟也销。待他日教细认,烛花偷照。

愁悄。思渺渺。团扇未凉,时在郎怀抱。

不恨天涯,水遥山远,只恨无端芳草。

草自青青遍天涯,可怜人向天涯老。

单衾寒,细沈沈,莲漏催晓。

形式: 词牌: 换巢鸾凤

春霁

眉样谁描,袛盈盈一水,浅黛无色。

惨绿关河,病红池馆,天涯尽换愁碧。斜阳巷陌。

絮云飞过空尘迹。记那日、声啭嫩莺,低罨画桥侧。

文窗四面,绮阁三层,冷冷清清,做成萧瑟。

峭东风、纤腰罢舞,菱花羞旁翠颦泣。

一把鬓丝收未得。

玉阑干畔,可怜和梦和烟,断肠金缕,更无消息。

形式: 词牌: 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