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其一)

古人偏爱竹,种不虚一席。

相将共忘年,敢惮培且植。

君家占何方,容易来秀色。

薙草出明轩,翛然耸修碧。

剪梢畏风摧,留叶期凤食。

从兹两茧足,闭户忘所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竹子的喜爱与珍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生长环境和诗人对竹子的呵护之情。诗中“古人偏爱竹,种不虚一席”开篇即点明了竹子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竹子不仅被种植在重要的位置,更成为了人们情感寄托的对象。

“相将共忘年,敢惮培且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栽种竹子,不计年龄差异,勇敢地培育竹子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对自然的热爱。接着,“君家占何方,容易来秀色”则转向对竹林生长环境的描述,想象着竹林带来的清新景色,以及竹子在不同地方生长的可能。

“薙草出明轩,翛然耸修碧”描绘了清理杂草后,竹林在明亮的轩台前展现出的高耸翠绿之态,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勃勃生机。“剪梢畏风摧,留叶期凤食”则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细心照料,担心风吹折竹梢,期待留下叶子以吸引凤凰,进一步体现了对竹子的爱护与尊重。

最后,“从兹两茧足,闭户忘所适”表达了诗人与竹子相伴,心灵得到宁静,甚至忘记了外界的纷扰,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之美,以及诗人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其二)

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

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

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

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形式: 古风

离颍昌张圣行独出城相送

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

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

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

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

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

胡床十馀语,彷佛京口例。

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

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

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

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形式: 古风

夜投临颍陆周仲馆待甚悉

冥行眼忽明,乃是到临颍。

倦马倚风嘶,冻仆望门逞。

初非敢此期,势逼岂容顷。

是身虽无难,从者固当省。

主人颇料理,灯烛分炯炯。

炽炭解噤颐,重帷护寒领。

招魂几剪纸,感惠非尚褧。

粲然一笑开,那复嗟断梗。

我生且莫落,随遇辄自警。

转盼已归空,区区徒画饼。

形式: 古风

明日阻雪不得行盖冬至前一日也

才冬即欲雪,酝酿非不久。

旅馆黄昏风,半夜忽如昼。

天公时谑戏,不在我先后。

儿心见期心,咫尺弗得就。

密洒良未已,兀坐几忍灸。

遂令相逢心,感慨若奔辏。

红炉惨无光,短气犹发馏。

况兹严报本,供卫何所售。

风威果能神,排斥勿宿留。

非独寸草荣,万里同锦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