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国归心天不言,诸儒争席异临轩。
圣功典学形歌颂,更觉曹刘不足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再次韵四首(其三)》。诗中,黄庭坚以“万国归心天不言”起笔,描绘出一种宏大而深沉的意境,仿佛天下万民的心都凝聚在对天道的敬畏之中,而天空默默无言,象征着天道的崇高和神秘。接下来,“诸儒争席异临轩”形象地描述了学者们在学术上竞相求知,犹如各据席位,显示出学术氛围的活跃与竞争。
“圣功典学形歌颂”表达了对圣贤功绩的赞美,通过学习和歌颂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智慧的尊崇。最后,“更觉曹刘不足吞”则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和刘备为例,说即使是他们这样的豪杰,在诗人的视野中也显得不够伟大,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学术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天道的敬仰,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风棂倒影日光寒,尧日当中露正乾。
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隆儒殿阁对横经,咫尺清都雨露零。
见说文星环北极,人间无路仰天庭。
贤劳王事一归休,霜落园林失九秋。
想得君家乌鹊喜,蛛丝萦绕玉搔头。
水宿风餐甚劳苦,勉旃吾子富春秋。
我愧疲民欲归去,麦田春雨把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