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温州黄仲达送鄂州瓜齑

黄夫子从汶上来,三束瓜齑送风土。

应知我亦困齑盐,肯食沽酒与市脯。

食肉者鄙无远谋,甲第纷纷何足数。

饭蔬饮水真乐哉,千古风流想尼父。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黄先生从汶水那边过来,带来了三捆腌菜表示地方风情。
想必他了解我也在贫困中挣扎,是否愿意一起买酒吃市井熟食。
那些只知肉食的人眼光短浅,豪华府邸又怎能衡量一切。
粗茶淡饭清水洗涤,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啊,想起古代的圣贤孔子就令人向往。

注释

黄夫子:指代一位姓黄的先生。
汶上:地名,可能指的是汶水源头。
齑盐:腌菜,这里代指清贫生活。
沽酒:买酒。
市脯:市井售卖的熟食。
食肉者:比喻有权势或富裕的人。
鄙:鄙陋,见识短浅。
甲第:豪门大宅。
何足数:不值得计算,意指不足挂齿。
饭蔬饮水:形容简朴的生活方式。
尼父:尼父是对孔子的尊称,因其弟子称其为‘夫子’,故有此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东的作品,题为《谢温州黄仲达送鄂州瓜齑》。诗中,诗人以黄夫子从汶上带来三束瓜齑(腌菜)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黄仲达的感激之情。诗人自谦地说,他也过着清贫的生活,但黄仲达的热情款待让他深感温暖,愿意分享市井中的粗茶淡饭,如食肉者所不屑的沽酒和市脯。

接着,诗人以“食肉者鄙无远谋”一句,暗示了富贵之人可能目光短浅,而自己更欣赏黄仲达的朴素生活态度,认为“饭蔬饮水真乐哉”,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快乐。最后,诗人将黄仲达比作古代圣贤孔子,赞美他的风流品格,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瓜齑这一寻常物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收录诗词(36)

陈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 字:少阳
  • 生卒年:1086~1127年

相关古诗词

跋黄鲁直买米帖

广文弦歌饭不足,要是古来贤达人。

山谷有钱能买米,比之鲁公殊未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颍川二绝(其一)

我家本出颍川住,几世不曾归颍川。

今我暂来忽暂去,太丘风流谁与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西江月.七夕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

愁损舞鸾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

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风动一轩花竹,琅玕青锦薰笼。怜才自是宋墙东。

更识琴心挑弄。暮雨乍收寒浅,朝云又起春浓。

冰肌玉骨信俱融。不比巫山闲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