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雁行

折芦萧萧秋渚空,沙头旅雁鸣嗈嗈。

虞罗寻声横相及,比翼那复联雌雄。

清霜碧月苦回首,只影惨澹归鹅笼。

庖厨幸免机肉厄,萧寺乃休馀粮供。

夜分故偶远相觅,招呼两两凌苍穹。

欲起不起自投地,败翮谁借毛羽丰。

哀号百转肠寸截,云泥咫尺终难从。

从之不得继以死,此义鸟畜时能通。

阶除忍草晓悽碧,血染杜宇成殷红。

吁嗟微禽克有终,马牛龌龊差其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哀雁行》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描绘雁群在秋季的悲凉景象,展现了雁群之间的深情与牺牲精神,以及它们面对自然与人类威胁时的无助与抗争。

首句“折芦萧萧秋渚空”,描绘了秋天芦苇凋零、江边空旷的凄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沙头旅雁鸣嗈嗈”一句,通过雁群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伤的氛围。

“虞罗寻声横相及,比翼那复联雌雄”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雁群在寻找食物时面临的危险,即使并肩飞翔的伴侣也可能因意外而分离,体现了雁群间的深情与无奈。

“清霜碧月苦回首,只影惨澹归鹅笼”则表现了雁群在艰难环境中对自由与家园的渴望,以及它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挣扎。

“庖厨幸免机肉厄,萧寺乃休馀粮供”两句,表达了雁群对人类捕杀的恐惧和对寺庙庇护的感激,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复杂的关系。

“夜分故偶远相觅,招呼两两凌苍穹”描绘了雁群在夜晚相互寻找、呼唤的情景,展现了它们之间的默契与团结。

“欲起不起自投地,败翮谁借毛羽丰”通过雁群受伤后无力飞行的场景,表达了它们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绝望。

“哀号百转肠寸截,云泥咫尺终难从”一句,通过雁群的哀鸣,表达了它们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从之不得继以死,此义鸟畜时能通”强调了雁群之间的牺牲精神,即使面对死亡,也愿意为了同伴而献出生命,体现了它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阶除忍草晓悽碧,血染杜宇成殷红”描绘了雁群在遭受伤害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它们鲜血染红大地的悲剧画面。

最后,“吁嗟微禽克有终,马牛龌龊差其风”表达了对雁群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人类的无知与残忍进行了批判,呼吁人们尊重自然界的生灵,保护生态环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雁群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牺牲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寓意。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赋哀雁

故雄失,故雄惊,魂那相顾脱身矰。

缴外可以高飞去,故雌失故雄大义。

固不夺馀生樊笼,外可以幸存活北。

风萧萧,新月黄,一飞一栖心摧伤。

寻声察影务相得,哀怨一和天飞霜。

寸肠叫绝血泪继,以死报雄何慨慷。

雄可语患难,雌可语死生。

江湖寥落烟波里,似续空山麟凤名。

形式: 古风

初春寄西涧上人

残雪东皋尽,田盘寒翠深。

所怀虚岁月,之子遂飞沈。

夜水移琴兴,春风活道心。

蹇驴仍好在,行向涧西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拜意师墓

去年执别清溪头,今年寂灭归一丘。

尘中穷达徒相乱,眼底存亡亦太浮。

古洞青萝春黯黯,野田黄雀晓啾啾。

客长贫贱亲知少,容易潸然涕泗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就藏上人乞花木栽草堂前戏效少陵体(其一)

茅斋敞开丘壑拱,石径曲绕芳菲稀。

熟知野兴几人得,忍使春风转眼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