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竹栈》由清代诗人陈斗南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悠远的画面。诗中以竹栈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充满自然之美的景象。
首句“谁向瀼西歌竹枝”,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询问是谁在瀼西吟唱着竹枝之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扬的氛围。接下来,“天涯迢递路参差”则描绘了遥远而曲折的道路,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预示着前方未知的美好。
“横桥自泻清溪水,曲径遥通绿草池”两句,通过“横桥”和“曲径”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清溪潺潺,绿草如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卷。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几道舆梁劳结搆,一川烟雨自迷离”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写。几座桥梁的建造虽然劳心费力,但它们的存在却使得这片景色更加完整,更加生动。而“一川烟雨自迷离”则描绘了雨后山川的朦胧之美,烟雨中的景色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
最后,“那堪送客春深候,柳色青青匹马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送别之情的感慨。在春深时节,柳色青青,马儿缓缓前行,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这一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竹栈》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所蕴含的哲思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