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饮平原董默庵编修宅即别

公子忆当年。荒城但晓烟。问风流、此地谁传。

赖有江都名士在,真不愧,小平原。美酒正如泉。

留予把玉鞭。欲殷勤、十日流连。

忽谩相逢重作别,挥手去,暮云边。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董默庵编修家宴饮时的情景,以及别离前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公子忆当年”,点明了回忆的主题,暗示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接着“荒城但晓烟”一句,通过描绘荒城的晨雾,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基调。

“问风流、此地谁传”一句,表达了对风流人物的追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将这份风流传承至今?这种追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赖有江都名士在,真不愧,小平原”两句,赞美了在场的名士,表明他们不负盛名,真正继承了风流的传统。这里的小平原可能是指董默庵编修的住所,诗人以此来强调这个地方的特殊意义。

“美酒正如泉,留予把玉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畅饮美酒的场景,同时“玉鞭”这一细节,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

“欲殷勤、十日流连”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长时间相聚的愿望,而“忽谩相逢重作别,挥手去,暮云边”则描绘了别离的瞬间,充满了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月中行.旅店把酒对月

平时对月碧纱红。小鸭篆烟浓。云鬟双照捲帘栊。

微醉唱春风。岂知第一销魂景,偏无赖、茅店朦胧。

还听远寺一声钟。泪饮酒杯中。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天仙子.兼郎词贺云渐

昨岁弄璋诗写错。汤饼会未经沾著。

虽然此事愧无功,诗曾作。言非谑。

玉果犀钱还倍索。京洛人来喧喜鹊。

兰芽长在黄金幕。兼郎名位自兼人,秋天鹗。

春天鹤。不是凡儿君最乐。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连理枝.贺陆西曹纳南北二姬

燕赵人原俊。吴越才还韵。

红线双牵,青鸾对照,教郎厮认。

费评量总得阿龙怜,昵脸痕眉印。互把鸳衾进。

左右将郎问。豆蔻香乎,温柔胜也,定知分寸。

好从容二子咏徐卿,抱凤雏神骏。

形式: 词牌: 连理枝

蝶恋花.宋荔裳观察招同梁大司农、龚大宗伯、王西樵阮亭诸先生,寓园观剧达曙,和阮亭先生韵

嫩蕊阴浓繁似缬。曲水池台,渐逼清和节。

莺语歌喉相间歇。落花惊坠飘红雪。

再听柔奴翻一阕。色比芙蓉,毕竟称双绝。

惜别晨钟声响彻。晓风吹暗垂杨月。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