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香阁上风如水,千岁岩前云似苔。
明月不期穿树出,老夫曾此听猿来。
相逢五载无书寄,却忆三生有梦回。
乡曲故人凭问信,孤山梅树几番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天香阁上风如水”以比喻手法,将风比作流水,形象地传达出阁楼上的微风轻柔、流畅的特点。次句“千岁岩前云似苔”则运用了拟人和比喻,将云比作青苔,暗示岩前的云雾缭绕,如同古老岩石上的青苔,增添了神秘与沧桑感。
第三句“明月不期穿树出”,写明月不经意间穿透树梢,透露出皎洁的光芒,营造出静谧的夜晚氛围。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此处听到猿猴的啼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野趣。
接下来,“相逢五载无书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五年未有书信往来的情感,流露出淡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孤山梅树几番开?”以孤山梅花为引,询问友人家乡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寓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回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深眷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不详
九月三吴树叶红,闽中浑未觉秋风。
上人忽动乡关念,对客莫辞途路穷。
白发岂无诸老在?青山还与旧时同。
到家检点经行处,应喜庭松雨露浓。
故国荒凉草树迷,春风犹记旧沙堤。
山连天目孤云下,潮上江头海日低。
送客过溪惊虎啸,驱龙出洞听猿啼。
何时与我同清赏?净取山泉煮木鸡。
南国看云故有愁,燕山那忍送君游。
天风五月能生雪,野气四时浑似秋。
适兴何须穷险绝,忘机不必论公侯。
归来著我门前过,莫把羁杯对白鸥。
张公洞口云翻海,扬子江头雪打球。
君去兴怀殊不恶,我行风雨奈何愁。
疏狂久负刘伶榼,飘薄空余季子裘。
直待明年二三月,看花骑马过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