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选二(其二)

不生不死流民来,流民既来何时回。

欲归不可田污莱,欲留不得官吏催。

今日州,明日府,千风万雨,不借一庑。

生者前行,死者臭腐。吁嗟乎,流民何处是乐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江浙地区遭受洪水灾害后,流离失所的民众的困境。"不生不死流民来",形象地写出灾民如同无根浮萍般漂泊不定,既没有稳定的生存之地,又无法回归家园。"欲归不可田污莱,欲留不得官吏催",表达了他们想回家却农田荒芜,想留下又受到官府催逼的无奈。

"今日州,明日府,千风万雨,不借一庑",揭示了官府机构频繁调动,对灾民的救助无常,即使风雨交加,也无法得到哪怕一间庇护之所。"生者前行,死者臭腐",悲惨地描述了生存环境的恶劣和死亡率的上升。

最后,诗人发出深深感叹:"吁嗟乎,流民何处是乐土",表达了对广大流民无处安身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揭示了这首诗的社会批判意味。整体上,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歌。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落叶(其一)

扫尽巢痕旧燕莺,满天霜气晓来清。

平添夜月三分色,略减秋霖几阵声。

荫暍竟违平日志,归根颇动暮年情。

颓唐不学飞蓬样,懒逐长风到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叶(其二)

落木萧萧景最佳,今年游屐欠安排。

乱山荒径难寻路,古树斜阳易感怀。

敝帚千金聊坐拥,断琴三尺已深埋。

此生不作南柯蚁,休问荣枯到大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落叶(其三)

匆匆节序九秋临,无复花阴与柳阴。

寒士衣裳未裁剪,美人诗句久销沈。

惊沙滚滚流难塞,伏莽重重迹转深。

莫向亭皋频极目,萧条千里总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落叶(其四)

秋风不设护花铃,任扑云亭又水亭。

辟荔墙垣犹有剩,梧桐院落最先听。

烂红乾翠都堪惜,转绿回黄不暂停。

我亦人间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