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灯

小笼疏四面,明纸罩孤灯。

自小共寒热,相亲如友朋。

旧书曾递照,新烛莫相憎。

几为吟诗苦,留光到夙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的温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与一盏孤灯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首句“小笼疏四面,明纸罩孤灯”以“小笼”形容四周环境的封闭与静谧,而“明纸罩孤灯”则点明了主角——那盏照亮夜晚的唯一光源。这种描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自小共寒热,相亲如友朋”两句,将读书人与灯的关系比喻为老友,共同经历了四季的冷暖,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比喻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读书人对这盏灯的依赖和情感投入,也暗示了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温暖与陪伴的主题。

“旧书曾递照,新烛莫相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旧书与新烛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与延续,诗人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对新知识的接纳与期待。这里“莫相憎”三字,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乐观态度。

最后,“几为吟诗苦,留光到夙兴”两句,点明了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为了追求知识,不惜付出辛劳,甚至牺牲睡眠时间。这里的“吟诗苦”既指出了读书过程中的艰辛,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留光到夙兴”则形象地描绘了读书人夜以继日、勤奋不息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读书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读书人与灯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深刻揭示了知识探索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24)

张商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首

马师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髅三日聋。

黄檗闻之惊吐舌,江西从此立宗风。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答平禅师

吐舌耳聋师已晓,搥胸祇得哭苍天。

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牡丹

落日宾朋醉帽斜,笙歌一曲上云车。

颇知春色随轩去,不见东庵满槛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龙眼

托根初不异南山,十八妖娆带渥丹。

玉润满苞甘露浥,文绡团蹙绛纱丸。

便为仙苑千年果,回笑幽皋九畹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