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邑侯李母黄太夫人

伤春最是落花天,矧复星沈婺女躔。

八百孤寒怀李尉,七千里宦返秦川。

不疑平狱资贤母,魏国长年等散仙。

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邑侯李母黄太夫人》由清代诗人王家枚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的黄太夫人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以“伤春最是落花天”开篇,点明时节,暗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紧接着,“矧复星沈婺女躔”一句,运用了星象的隐喻,暗示黄太夫人的离世如同星辰陨落,给世人带来无尽的哀伤。

“八百孤寒怀李尉”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对官员的称谓,表达了对李母生前对八百孤寒学子的关怀之情,她如同李泌一般,心系百姓,关心教育。而“七千里宦返秦川”则描绘了李母的去世对远在七千里外任职的儿子的打击,象征着母子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不疑平狱资贤母”一句,赞扬了黄太夫人在处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以及她作为贤母的形象。“魏国长年等散仙”则将黄太夫人比作魏晋时期的名士,暗示其人格高尚,超凡脱俗。

最后,“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表达了对黄太夫人离世的极度悲痛,同时也对社会上这种过于严苛的对待表示了不满,希望民间的哀思能够得到宣泄,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4)

王家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字碑

有吴延陵君子墓,碑字雄伟径尺大。

辞约意博鲁史笔,品题迥出风尘外。

或疑圣辙生平未至吴,安得亲自铭其巅。

又疑字大不容简,更难千里驰邮缄。

小儒立论好苛细,纷纷聚讼各殊异。

不然碑果属赝鼎,胡为约章微显辞渊懿。

一夕风雷断复接,不教红羊蚀残劫。

字青石赤摩穹窿,一抔黄土森马鬣。

形式: 古风

三高祠

滩名钓雪桥垂虹,三高曾此托高踪。

霸越功成变名姓,偶思鲈脍因秋风。

更有自号天随子,茶灶笔床居甫里。

三贤出处有后先,要之各自全其天。

亮节清标足互映,千秋能识巢由性。

湖波湛湛绕祠前,令人洗得名心净。

谁其图象石虚道,谁其建堂赵伯墟。

至今我欲瓣香爇,低徊往复更踟躇。

形式: 古风

试剑石

宝剑何年铸秋水,一朝忽入英君手。

英君意气殊豪雄,腰间拔出双蛟龙。

回顾山坡一顽石,举剑将斫犹未斫。

中年憔悴感髀肉,矫首青天诉所欲。

电光火光一霎并,惊天霹雳石中分。

譬之南山没羽箭,尤胜射虎李将军。

形式: 古风

桃叶渡

桃叶渡头春漠漠,子敬风流谁继作。

珠箔半挂玉钩斜,临水家家开画阁。

玉箫金管打桨迎,如花女儿花灼灼。

纤腰戌削眉弯环,春衫称身身绰约。

玻璃之船鹦鹉杯,碧醴红粱随意酌。

晚霞衔山白日落,照脸明镫红晕薄。

燕燕莺莺啼尽春,往事而今化作尘。

渡头春水依然碧,只见桃花不见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