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次赵饮谷韵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探春慢》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先,“冷砚敲秋,枯筇倚晚”,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冷砚与枯筇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而“敲”和“倚”则赋予了静态景物以动态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接着,“西风斜掠平楚”,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开阔与辽远,平楚(平原)的景象在秋风中显得更加空旷寂寥。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两句,通过“熟”与“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丰收与生机,同时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与凋零。“先放烟鸿飞去”,烟鸿(大雁)的南迁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预示着离别的开始。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闲愁吹絮”,将眼前的秋景与往昔的春景相比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闲愁吹絮”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暖红院落与迎寒箫鼓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温馨而后者略显凄凉,体现了诗人对温暖与寒冷、繁华与寂寞的深刻感受。

“此际青门曾住。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曾是诗人居住之地,晓碾霜轮则暗示了早起劳作的场景,未教离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老大才华与凄凉身事并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才华无处施展的感慨,箜篌知遇则寄托了对知音的渴望与珍惜。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三五回圆月象征着团圆与希望,但诗人却害怕在静谧的夜晚,月亮窥视人间的痛苦,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恐惧。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最后以梅花作为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情感的波动。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一萼红

乍寒轻。被邻园翠羽,唤起爱山情。

烟草残碑,风榛断笛,千载谁记经行。

想春在、楼痕几曲,破晓霁、妆镜见飞英。

欲雪消时,无人知处,峨髻青青。

飘瞥少年前梦,便移舟弄水,有若平生。

西塞鱼肥,东林酒熟,滋味何似浮名。

待传与、蘋香暖信,醉吟地、常忆柳边城。

回首家江非远,十四长亭。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水龙吟

蜻蜓偷眼凉多,飞随小舫摇空翠。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

多丽香车,閒情椒壁,梦尘空徙。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

更谱玲珑散水。战长林、叶间疏吹。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清平乐.题饮谷说剑图

仙源风雅,不恨知音寡。

艇子采香归去也,袖有骊珠无价。

天涯共话秋窗,吹箫载酒何妨。

莫把吴钩再看,灯前化作柔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意难忘.丁未冬杪客芜城将归次饮谷送别韵

旧宛荒湾,正恖恖别袂,草草欢筵。

放歌销白日,转枕梦青天。风力紧,折吴绵。

寒色渐苍然。话倦游、不如归去,如此湖山。

津头已买篷船。尚樵歌共谱,琴趣閒编。

沙河春拊马,灯市夜飞蝉。花倚担,菜登盘。

节物又增年。问几时、掀髯一笑,追逐吟仙。

形式: 词牌: 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