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乞閒不与少年宜,领得天恩又较迟。
忙要著书容补世,君王会有诏行时。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杨君谦辞官归隐之事为背景,表达了对杨君能够顺应天意、从容致仕的羡慕之情。"乞閒不与少年宜",沈周赞赏杨君在适当的年龄选择了退隐,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领得天恩又较迟",暗指杨君得到这样的机会相对较晚,但更显得他淡泊处世,不急于求进。"忙要著书容补世",杨君选择著书立说,以知识和学问来弥补社会,这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诗人期待君王会适时发布诏令,认可并尊重杨君的选择,暗示了对杨君高尚人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赞美杨君的明智决定和高尚情操,表达了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对杨君人生态度的敬佩。沈周的笔触简洁而深沉,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新制银杯兴亦豪,判将荣辱付陶陶。
春风观树轩前酒,不醉元都观里桃。
寤在钟鸣漏尽前,恩波特纵五湖船。
君王自要成廉退,陈乞原非例引年。
碧山勾引步如飞,少日知閒古亦稀。
只有冯良年颇似,又非曾恼督邮归。
逢人每每问康宁,地远何由一寄声。
仕已无心聊玩世,栖迟有宅尚依京。
柳边细水閒临鹤,花下深杯独送莺。
似此逍遥知不老,百年诗酒是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