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周景涛的《不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独特见解和生活境遇的自嘲。首句“平生言死何曾死”,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并未真正感到生命的终结。次句“今日奇穷未觉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即使在极度贫困中,心态依然坚韧,不以为意。
第三句“数米为炊仍腹果,量钱沽酒亦颜红”描绘了诗人虽生活简朴,但仍能从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煮粥度日也能感到满足,买酒解馋也能让自己面带笑容。这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夜深忽梦先朝事,病起真成隔世翁”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因病体衰弱而产生的沧桑感,感觉自己仿佛与前尘往事隔了一世之遥。
最后两句“黄土待人归宿处,董公健者料应同”以生死归宿的共性作结,暗示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将化为黄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寄寓了对健康长寿的期盼,希望自己能像董公一样,保持健康直到最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