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东山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君主英明的颂扬。首句“东山久望重苍生”,诗人站在东山上,长久地眺望着大地,心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接着,“况复氛除海气清”一句,通过“氛除”和“海气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消除纷扰、国泰民安景象的向往。
“圣主已烦双使节,边人遥领百城迎”两句,赞美了君主派遣使节处理边疆事务,使得边疆人民得以迎接和平与繁荣的到来。这里的“双使节”象征着君主的权威与恩泽,能够安抚边疆,促进国家统一。
“只今华驿催征马,终古胡沙扫赤鲸”则进一步描绘了国家的强盛与边疆的稳定。华美的驿站催促着征马,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而“终古胡沙扫赤鲸”则象征着国家有能力平定边疆的动荡,扫除一切威胁。
最后,“原是长城雄阙北,更行刁斗不须鸣”以长城为喻,强调了国家的防御力量之强大,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不需要再使用警报(刁斗)来警示,因为国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了边境的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国家的强盛景象,表达了对君主英明领导和国家繁荣稳定的歌颂,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