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曼秋宰宜都(其一)

征虏亭前一杯酒,慈恩塔上数行诗。

人如劳燕逢何促,客唱骊驹别有期。

南士文章增地主,西山佳气此天涯。

射洪家世循声在,日系应添魏阙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赠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真挚。首联“征虏亭前一杯酒,慈恩塔上数行诗”,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通过征虏亭和慈恩塔这两个地点,以及饮酒和题诗这两件事情,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酒是古人送别的传统习俗,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颔联“人如劳燕逢何促,客唱骊驹别有期”,运用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劳燕分飞,形象地表现了相聚短暂、离别不可避免的现实。劳燕分飞出自《诗经》,原指秋天燕子南飞,这里借指朋友间的离散。客唱骊驹则是引用《诗经·小雅·车辖》中的诗句“骊驹在门,仆夫具存”,用来表示送别时的场景,暗示离别的时间已定。

颈联“南士文章增地主,西山佳气此天涯”,转而赞美被赠者陈曼秋的才华和品德。南士指南方人士,这里的“文章”不仅指文学才能,也暗含着对陈曼秋作为地方官员治理能力的认可。西山佳气则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希望,表达对陈曼秋仕途顺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美好祝愿。

尾联“射洪家世循声在,日系应添魏阙思”,进一步表达了对陈曼秋家族荣耀和为官理想的期待。射洪是陈曼秋的籍贯,此处提到“家世循声在”,意味着陈曼秋家族有着良好的名声和传统。魏阙是古代皇宫的门楼,常用来代指朝廷或国家,这里的“魏阙思”表达了对陈曼秋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送别时的伤感之情,又寄托了对被赠者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陈曼秋宰宜都(其二)

当时景倩誇先秩,今日分符似玉真。

幸免长安饥索米,不同临贺送无宾。

郎官湖上风光好,皇子陂西弦管新。

更见全家饶至乐,板舆迎养太夫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陈曼秋宰宜都(其三)

尺五城南接凤巢,寻春紫陌载同袍。

牙筹夺酒污罗帕,银字分笺压翠翘。

绿水有人依菡萏,珠帘留客醉樱桃。

于今更作春波别,知道江魂不任销。

形式: 七言律诗

赠陈曼秋宰宜都(其四)

射策同游万乘前,三年旧事渺云烟。

岂知狭巷飘灯地,会续高斋刻烛缘。

味等马肝姑自享,弃如鸡肋亦堪怜。

钩心斗角三千首,僭与连珠作闰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缪副贡延福饯春(其一)

神皋丹淀捲明漪,惆怅芳年鬓有丝。

罗帕征衫供污酒,画裙团扇好题诗。

上林莺老停千啭,芳树蝉鸣第一枝。

犹记宜春簪綵胜,剪刀閒搁又经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