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谦公雪中见怀韵

居山偏不喜看山,雪尽披衣偶启关。

为有甚因千壑苦,如何顿老一朝颜。

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

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雪后山中的独特心境与行为。首句“居山偏不喜看山”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复杂情感,似乎在山中生活已久,却并不沉醉于山景之美,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雪尽披衣偶启关”则描绘了雪后初晴,诗人偶然打开山门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内心的某种触动。

“为有甚因千壑苦,如何顿老一朝颜”两句,通过对比山壑的苦楚与人的容颜突然衰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忽思振策随云去,才欲过桥又独还”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向往自由、超越现实的冲动,又有回归孤独、面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书报故人无一好,道心客梦已全删”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对道心的坚守。通过一封未提及任何美好事物的书信,以及对客梦(即世俗之梦)的彻底删除,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命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入洞察与反思。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雪用栖贤寄阿字九江韵

任风飘泊不须忙,便使填沟也不伤。

入谷孤寒深自得,到天青白恨难藏。

红垆热焰心无近,荒岭残枝梦又长。

五老瀑飞辽海鹤,好携明月共升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心公雪中见怀韵

初飘数点著衣轻,冷入匡床梦不成。

想尔独吟支瘦骨,无人直下到深更。

忽疑近户看无迹,自起吹灯听有声。

只此朋情浑莫柰,乡心又逐晓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栖贤送阿字出塞诗

千里同风远寄书,天山翘首独踌蹰。

冰雪有缘兼累若,父兄何事苦怜余。

白骨此中还得见,黄沙之外更无馀。

何时生入卢龙塞,金井梅花是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步栖贤和阿字九日韵

垂死经今又十秋,莫嫌齿落雪盈头。

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

团圞夜夜无穷泪,天上如今是惠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