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歌送吴引之还巢湖

江北久无画松手,作者昔数留晋江。

盛名早时动海外,晚年流落偏佯狂。

日抱长松换米吃,枯根败鬣愁荒唐。

余技兼能写风雨,到今尺素垂琳琅。

昨见宋家两株树,张在芦帘最深处。

一树拔地生狻猊,一树盘攫蛟龙垂。

波涛飒沓凉风飔,使我坐久看移时。

晋江画松得松骨,此笔韵远将过之。

庐阳城中一尺雪,昨夜吴生几冻杀。

扁舟补被意熊雄,归帆笑指巢湖东。

便好相从理钓篷,四顶山前枫叶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徐子苓的《画松歌送吴引之还巢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画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吴引之的离别之情。首句“江北久无画松手”,表达了对画松艺术的怀念和对吴引之技艺的赞赏。接着,诗人回忆了吴引之早年名声远播,晚年虽流落却依然保持狂放不羁的态度,以松为伴,生活简朴。

“日抱长松换米吃,枯根败鬣愁荒唐”形象地刻画了吴引之与松为伍的生活状态,即使处境艰难,仍坚守艺术追求。后两句“余技兼能写风雨,到今尺素垂琳琅”,赞美了吴引之画松技艺高超,作品流传至今,如同美玉般珍贵。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吴引之归巢湖的送别,通过“昨见宋家两株树”描绘了吴引之作画的精湛技艺,以及画作中的生动形象。最后,诗人以庐阳冬夜的寒冷和吴引之的坚韧精神作结,祝愿他在巢湖的生活如枫叶般红火,期待与他一同垂钓于四顶山前。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画松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深厚寄托,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徐子苓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9)

徐子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晚同子固饮酒

岁晏人事艰,百货日翔贵。

今宵一斗春,君向谁家贳。

城中十日雪,流民冻俱毙。

即此觞豆微,了却数口费。

粤南早疮痍,江东又烽燧。

假君席前箸,请君画大计。

勿谓食肉鄙,建竖本不易。

油镫冻虚壁,朔风吼平地。

已矣复何言,浩歌径成醉。

形式: 古风

早春

早春残雪在,春意静中知。

鸟路红将辟,鱼床绿渐滋。

摊书欣日暖,枕石爱云迟。

吟罢攀庭树,因之感别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罗汉寺寻黄山人索画不值因憩亡友啸公精舍怆然有作留简山人

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庐阳夜捷行赠江使君达川

庐阳夜捷烈炬红,露布连奏甘泉宫。

使君兵声冠诸将,轻裘缓带殊雍容。

记昔曾在围城中,挟策两谒中丞公。

中丞英伟人中龙,使君眉宇春融融。

指麾绰有中丞风。

牙旗深处展高宴,橙香蚁绿霜螯健。

野人喜极悲倒来,晓柝深杯泪如霰。

君不见,荒城荡荡迹如扫,纵横瓦砾居民少,髑髅满地生青草。

君不见,壶浆士女泣垂面,爱说中丞旧时战。

张巡死去贺兰生,痛杀潜山庙中奠。

骠骑连宵拜新命,汉廷不惜通侯印。

使君爱逐赤松游,脊令原畔牵归兴。

为君高歌歌断绝,悲笳吹落林间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