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架阁夙有棋癖尝于和篇中讥其不工架阁颇讳恶其说复次韵戏之

刘伶耽于酒,渊明玩于菊。

君乃癖于文,爱棋尤更笃。

文高新掌故,棋只前秘读。

我昨却莱兵,书法谨夹谷。

不知君讳之,护名如护玉。

耻鼓赵王瑟,欲举渐离筑。

明发疾呼予,开枰数反覆。

盛气欲吞敌,厉响亦惊俗。

失利赪凑颊,得隽喜填腹。

势固健于常,手终弱于仆。

君名高天下,此特一不足。

小负毋重争,旁观有静瞩。

大明昧于小,月固不胜烛。

切勿罪刘五,此笔兢所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多重兴趣和情感交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某些行为的担忧和建议。刘伶、渊明是古代以酗酒和爱菊著称的人物,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自己与朋友在文学、下棋等方面的共同喜好。

"君乃癖于文,爱棋尤更笃"一句表明友人的文学才能颇高,对下棋有着浓厚的兴趣。"文高新掌故,棋只前秘读"则进一步描绘诗人对友人文学造诣和棋艺的深入了解。

接下来几句,诗人转而叙述自己在军事上的经历,以及书法方面的精心修习,这些都显示了诗人的多才多艺。同时,"不知君讳之,护名如护玉"表达了对友人名字和声誉的尊重与保护。

"耻鼓赵王瑟,欲举渐离筑"一句中,提到的“赵王瑟”可能是某种乐器或音乐的代称,这里诗人似乎在表露一种不满或者遗憾。紧接着的"明发疾呼予,开枰数反覆"则描绘了一种急迫和反复的呼唤与动作,这可能是在描述一次激烈的情感或事件。

"盛气欲吞敌,厉响亦惊俗"一句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而后文"失利赪凑颊,得隽喜填腹"则似乎在写某种失败后的自我安慰与心灵的满足。接着的"势固健于常,手终弱于仆"又转向对比和反思。

最后,诗人提到友人的声名远播,但也指出了其可能的一个不足,并以此结束全诗。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4)

危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 字:逢吉
  • 籍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8~1234

相关古诗词

送柴中行出守章贡

力为君王乞得州,补天未了石还收。

人才自系国轻重,吾道亦关公去留。

殿角才辞槐影日,船头便转荻花秋。

竞誇祖帐都门外,谁识眉攒杜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借诗话于应祥弟有不许点抹之约作诗戏之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

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派。

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

历历灿可观,开卷如画绘。

知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

过手有约言,不许一笔坏。

自语落我耳,便觉意生械。

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

读到会意处,时时欲犯戒。

将举手复止,火侧禁搔疥。

技痒无所施,闷怀时一噫。

只可捲还君,如此读不快。

千驷容可轻,君抱亦少隘。

昨问鸡林人,尚有此编卖。

典衣须一收,吾炙当痛嘬。

形式: 古风

郭公篇

郭公郭公,闻尔失国春秋时,何事到此犹悲啼。

郭公前言亡国故,当时只缘臣子误。

百年社稷不得归,而今家住柘冈西。

满目春风都是恨,声声说与齐侯知。

国亡矣,君勉之。

形式: 古风

接客篇

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

大儿稳善会传茶,小儿踉蹡能作揖。

家人不用剪髻云,我典唐书充馔设。

唐书典了犹可赎,宾客不来门户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