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闲行闲坐。稳寄心怀何处可。意接羲轩。

白日焚香只掩门。疏襟遥照。四海冰丝孤此调。

粉蠹消磨。孰击铜壶与浩歌。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闲适而深沉的画面。"闲行闲坐",诗人以悠闲的姿态漫步或静坐,流露出内心的宁静。"稳寄心怀何处可",表达了诗人试图寻找一个能寄托心灵的安宁之地,但又似乎难以觅得的微妙心境。

"意接羲轩",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古代圣贤羲和轩黄相接,暗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使在现实中只能"白日焚香只掩门",保持一份超然与孤独。"疏襟遥照",敞开胸怀,让阳光洒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坦然。

"四海冰丝孤此调",将广阔的天地比作冰丝,形容词境冷寂,而"孤此调"则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旋律,可能是诗人自我抒发的琴音或诗歌,显得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粉蠹消磨,孰击铜壶与浩歌","粉蠹"指书籍中的蛀虫,这里暗指时光流逝,"铜壶"是古代计时器,"浩歌"则是大声歌唱。诗人感慨时光如流水般消逝,无人能击响铜壶,共享那份激昂的歌声,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闲逸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江上归舟

放棹趁江晴。帆稳风轻。水分楚岸到吴城。

望见淞流才隔海,已近乡程。短树远天横。

过雁行平。金焦到眼忒分明。

偏是游丝牵着处,又动离情。

形式:

山花子.山花忽开一枝,怜其晚秋无侣,摘供案头,为赋小词

暗觉丝香近往还。疏花斜出绿筠间。

一捻猩红秋日艳,有谁看。

清供为渠分片席,孤吟相对数微叹。

差胜虚庭风露广,夜深寒。

形式:

采桑子.城南忆事二首,为先堂弟蔼亭作(其一)

凄清空馆身孤寄,药鼎烟香。罗帕脂香。

病里鳏鱼奈夜长。幽吟苦语当年事,谁替思量。

待替思量。今日悲风响白杨。

形式:

采桑子(其二)

东风又送谁家去,蝴蝶身轻、几换花名。

莫怪应迟上耳生。匆匆去也无端甚,忒怪无情。

那更秋清。酒渴风寒懒不成。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