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

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

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

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

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

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

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南山之巅眺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诗人以南山的静谧氛围为引子,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山中漫步,寻找心灵的归宿。接着,“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描绘了一幅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清冷城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一句,诗人将天空比作金子般明亮,而秋天的景象则显得有些悲凉,这种对比增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伤情绪。“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描述了树木浓密的阴影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以及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动态美。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落叶在树林中飒飒作响,强劲的风吹拂着山岩的角落,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壮美的氛围。“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则展示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早晨和傍晚升起的炊烟,平原和低洼地带覆盖着的楼台,体现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最后,“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纷扰不息的世态的感慨。“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离别思绪的难以割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九日集殿卿池亭分赋(其一)

卜幽命词客,冠盖至如麇。

白云澹萧晨,黄花媚新酝。

洒翰湖山清,开樽鱼鸟近。

零露偃池荷,凄风携篱槿。

径回片桥出,林瞑寒城隐。

临流濯长缨,飘然袪尘坌。

形式: 古风

九日集殿卿池亭分赋(其二)

寒空鹊岭秀,霁野湖水阔。

墟落散城隅,池亭入幽豁。

云阴出水鲜,石色含霜活。

白鸟下烟际,归鸿起天末。

返照款长林,群流乱相聒。

紫蟹壮可持,浊醪美堪掇。

秋高吹台兴,老剧文园渴。

佳节有独醒,吾生岂云达。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集张使君别业

清河迅寒流,金舆杳空翠。

秋气下高原,苍然西北至。

返照散疏林,萧条烟景异。

零落复佳期,茅茨况幽致。

握手平生人,笑谈出往事。

旧游数子尽,风流吾党备。

千金抵白发,一醉满君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其一)

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

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

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

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形式: 古风 押[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