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其八)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悽。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心境。"去家千里未能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无奈。"忽听长歌皆惨悽",通过听到悲伤的歌声,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空船独宿无与语",写出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在空荡荡的船上过夜,无人可以倾诉内心的孤寂。"月满长江归路迷",借月光洒满江面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回家之路的迷茫,也寓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苏辙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风格素来注重情感表达,这首《竹枝歌》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竹枝歌(其九)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形式: 词牌: 竹枝

调笑令(其三)坐

春尽。敛新闷。暗傍银屏撩绿鬓。攒眉不许旁人问。

帘外冷红成阵。银釭挑尽睡未肯。肠断秦郎归信。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调笑转踏(其一)

归去。携笼女。南陌采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

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调笑转踏(其五)

春艳。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良人少有平戎胆。

归路光生弓剑。青楼春永香帏掩。独把韶华都佔。

形式: 词牌: 调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