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马融先生正直严谨地校对书籍,反复批注使用铅笔。
他继承了高尚的学术传统,青春洋溢着旺盛的思考力。
他常常在夜晚研读论文,住在寺庙里度过无数时光。
他在城区有自己的职责,却与郊外的农田一样辛勤耕耘。
山中的小路被阻断,但他的野趣通过诗行流传开来。
他研发新的煮书方法,珍视古老文献中的仙人智慧。
溪流浅处苔藓滋生,竹桥摇曳在水边。
燕子在隐秘的洞穴中栖息,稀疏的杨树下蝉鸣声断续。
虽然有人附和他的诗歌,但他的作品犹如云锦般独特美丽。
他可能以冯唐自比,借此诗回应对他老去的嘲笑。

注释

马融:东汉学者。
校:校对。
铅: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铅粉。
素业:清白的学术事业。
青春:年轻的岁月。
论文:学术论文。
宿寺:住在寺庙里。
区中职:城区内的职责。
郭外田:郊外的农田。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煮玉:比喻精心研读古籍。
留符:保存古老的文献。
涵苔:溪流边长满苔藓。
复洞:隐秘的洞穴。
冯唐:指年老仍受重用的典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苗发的作品,名为《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这几句诗设定了一种学者雅集的氛围,通过历史上著名文学家马融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学问和品格的追求。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这部分描绘了诗人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文学创作和研究之中,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这几句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诗歌虽然与众不同,但仍然愿意展示给友人,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逸脱俗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精神追求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3)

苗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秋太常寺观公辂车拜陵

南宫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金吾戒道清,羽骑动天声。

砥路方南绝,重岩始北征。

关楼前望远,河邑下观平。

喜气回舆合,祥风入旆轻。

祝尧三老至,会禹百神迎。

月令农先急,春蒐礼复行。

仍亲后土祭,更理晋阳兵。

不似劳车辙,空留八骏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圣制雨中春望诗

雨后山川光正发,云端花柳意无穷。

形式: 押[东]韵

奉和行幸诗

接仗风云动,迎军鸟兽舞。

形式: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