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鬓少梳欲无,髭短镊更少。
搔鬓祗撚髭,觅句何日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的形象,通过对头发和胡须的刻画,表现了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的主题。诗中的“鬓少梳欲无”、“髭短镊更少”,直观地展示了老人头顶稀疏的头发和越来越短的胡须,是对老年体态衰败的一个生动写照。
“搔鬓祗撚髭,觅句何日了”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感慨中寻找着语言的困难。这里的“搔鬓祗撚髭”,是形容老人无意识地触摸自己的头发和胡须,这个动作常常伴随着沉思或焦虑,显示出内心的不安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觅句何日了”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衰老这个主题时,语言难以捕捉其丰富情感的困扰。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生动的老年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流逝、艺术表达上的深刻思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清景无终极,频来未属厌。
远山秋后出,茅屋近来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船在后忽搀前,前后篙师各粲然。
山入春来肥更秀,向人依旧耸寒肩。
潮痕初落水犹肥,雨点才来已复微。
半湿岸沙危欲落,牵船稚子去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