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其一)

带雨梨花看上马,问人底事匆匆。

于飞有愿恨难从。大鹏抟九万,鹦鹉锁金笼。

忽忽便为千里隔,危岑已接高穹。

回头那忍问前踪。家留烟雨外,人在斗牛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骑马观赏梨花的情景,并通过问路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急迫和不易实现的愿望。诗中还运用了大鹏和鹦鹉作为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自由与束缚、远离与隔绝之间的强烈对比。

"带雨梨花看上马,问人底事匆匆" 这两句设置了诗歌的情境,诗人在细雨中策马行进,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路旁的梨花,同时急切地询问过往之人的情况,显露出诗人心中的迫切和不安。

"于飞有愿恨难从。" 这句话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心愿,这里的“于飞”通常被解读为一个虚设的名字,用来隐喻诗人的愿景。

"大鹏抟九万,鹦鹉锁金笼。忽忽便为千里隔,危岑已接高穹。" 这几句通过大鹏和鹦鹉两个鲜明对比的形象,展示了自由与束缚的强烈对照。大鹏展翅飞翔,代表着无拘无束的自由;而鹦鹉被锁于金笼,则是束缚和限制。紧接着,诗人用“忽忽便为千里隔”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迅速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隔阂。

"回头那忍问前踪。家留烟雨外,人在斗牛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往的追寻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诗人不忍心回头去询问过去的足迹,而家中的情景只剩下了烟雾与细雨,自己却身处于繁星点点、斗柄指向牛宿之中,这里的“斗牛”象征着艰难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由与束缚、希望与无奈之间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其二)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

一声渔笛在云端。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

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

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其九)

楼北楼南青不断,晴空总是春容。

先来无处问郎踪。那堪风不定,雨尽一窗红。

初恨水中徒捉月,而今水月俱空。

谩将雨意伴云浓。临风千点泪,不到浙江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其八)

夜静黄云承宝袜,九疑人到羊家。

蕊宫仙曲送流霞。东陵分玉井,远胜隔荷花。

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

画桥烟柳忽翻鸦。醉鬟倾绿醑,参月共横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其三)

春雪一瓯扶醉玉,翩翩两腋生风。

柳腰无力殢云踪。陈郎投辖意,分袂忍匆匆。

白玉琢杯龙麝泛,瀼瀼天酒争浓。

何妨一饮上青骢。晴空行夜月,缓辔水晶宫。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