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讲解诗

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

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

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

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

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

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

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

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昭明太子在钟山进行讲解时的壮丽景象及神圣氛围。诗中以嵩岳、南京等自然景观起笔,引出昭明太子的禅室之行,展现其精神追求的崇高与深邃。通过“金略”、“龙骖”的描绘,赋予了旅程以神话色彩,凸显了昭明太子的非凡身份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两句,不仅描绘了道路两旁尘埃汇聚、天地间一片宁静的景象,也暗喻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接着,“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则展现了讲解现场的宏伟与庄重,昭明太子在高台之上,羽旗飘扬,与众人共享智慧的盛宴。

“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进一步强调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的深远影响,仿佛与天地同在,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度。通过“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融入其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如同秋日田野上的云朵,悠然自得,又充满生机。

最后,“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描绘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辐射至更广阔的地方,体现了其思想的深远与广泛传播。通过“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诗人表达了对昭明太子智慧与道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所追求的永恒真理的向往。

“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则暗示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的短暂性,但其影响却如同芳草般长久不衰,让人回味无穷。全诗以“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结束,表达了对昭明太子及其讲解活动的深深敬意与赞美,以及对智慧与道德的无限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8)

萧子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字:景阳
  • 籍贯: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
  • 生卒年:489年—537年

相关古诗词

侍宴饯陆倕应令

储皇饯离送,广命传羽觞。

侍游追曲水,开宴等清漳。

新泉已激浪,初卉始含芳。

雨罢叶增绿,日斜树影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闺思诗

金羁游侠子,绮机离思妾。

春度人不归,望花尽成叶。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咏苑中游人诗

二月春心动,游望桃花初。

回身隐日扇,却步敛风裾。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春别诗四首(其一)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

但看陌上携手归,谁能对此空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