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洲山长刘公辅二首(其一)

昭代文明治,先儒理化行。

九畴皇极建,万象泰阶平。

一德乾坤正,诸经日月明。

桂宫纷佩玦,璧水集簪缨。

丹穴生灵凤,沧溟出大鲸。

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

两地气钟秀,百年人间生。

宣尼垂笔削,文节阐家声。

孝友心无忝,忠贞石可铭。

力言扶正学,格论见深诚。

之子诸孙行,为儒命世英。

棘闱初战艺,薇省即扬名。

虎榜斯高揭,龙门忽下倾。

褐衣虽见锡,黄卷愈研精。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送杜洲山长刘公辅二首(其一)》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刘公辅的赞美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肯定。诗中通过描绘昭代文明、先儒教化,象征了刘公辅在儒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九畴皇极建,万象泰阶平"赞美了他建立的教育体系如同天地秩序般井然有序。"一德乾坤正,诸经日月明"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道德学问如同日月般光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桂宫纷佩玦,璧水集簪缨"象征着学府的繁华与人才济济,"丹穴生灵凤,沧溟出大鲸"比喻刘公辅的杰出才能犹如凤凰和巨鲸。"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则借山水之景寄寓深厚的人文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岑安卿表达了对刘公辅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孔子一样留下深远的笔墨,传承家风,弘扬孝友忠贞的精神,并鼓励子孙们继续钻研学问,成为世代英杰。最后,描述了刘公辅初露头角,才华横溢,即将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预示着他未来的辉煌。

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是对刘公辅的赞美,也是对儒家教育的颂扬,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送杜洲山长刘公辅二首(其二)

捧檄来东壁,台成乐毅亲。

宁为猵见笑,勿以蠖求伸。

喋喋羞同志,栖栖忆故人。

鸟飞应择木,鱼逝必惊纶。

爆竹岁云暮,椒盘日便春。

依然弦诵地,童稚会比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陈元刚巡检葬亲毕还乌江治所

凤历新颁朔,椒盘尚献春。

故人来远道,旧事忆比邻。

童子常游钓,先君辱诲谆。

妙年期奋迅,中道适邅迍。

处困宁东海,观光向北辰。

策勋精国语,捧檄佐王臣。

案牍需翻译,蛮荒赖警巡。

一官心未慊,再世气方振。

有弟嗟沦落,无家共苦辛。

南游绝交广,东望极瓯闽。

天路飞扬阔,家山感慨频。

浔阳新阀阅,槜李旧宗姻。

浅土双亲念,浮生百岁身。

亟归冲雨雪,努力剪荆榛。

马鬣封犹古,鹏程路转新。

行看袍换绿,莫叹鬓如银。

折柳歌金缕,看梅想玉人。

停杯心眷眷,分袂礼彬彬。

我已辜新渥,君毋忘昔贫。

愿持清白操,随地福斯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杜洲殷山长归天台二首(其一)

殷肇土茫茫,诗歌玄鸟祥。

建邦思得姓,易代复宾王。

德泽流千古,云礽遍四方。

深源还辅晋,郑国亦兴唐。

奕奕家声远,绵绵世泽扬。

停舟先过我,拥帚许相迎。

讲道无馀蕴,论文得细详。

形式: 排律

送杜洲殷山长归天台二首(其二)

词章汉宗正,诗笔李长庚。

礼展慈湖奠,心摇微国旌。

先公同窜谪,后裔借尊荣。

侨馆甘藜藿,芳洲采杜蘅。

春风闲杖策,夜雨短灯檠。

浮海瞻龙仗,登皋听鹤鸣。

三年书满考,一旦趣归程。

执手论交契,持觞叙别情。

但期趋玉陛,焉在遗金籯。

旋舍斑衣舞,归舟綵帐轻。

庭闱心晏晏,交友喜盈盈。

侍次还乡举,趋班复帝京。

捷音如我报,莫俟雁南征。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