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澄林

我梦游澄林,方舟坐垂钓。

一水穷萦回,三峰隐奔峭。

娟娟碧筱合,灼灼朱葩耀。

残雨趁回风,断云通返照。

林昏野老炊,溪动寒女漂。

平生爱桃源,何年陡员峤。

永惭白发蒲,起应金门诏。

犹思洗药处,空歌采菱调。

一鹤已与讥,九龙那免诮。

觉来复京华,语儿成一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梦中游历澄林的奇幻景象。诗人以梦为引,将现实与幻想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我梦游澄林”,便已奠定了全诗的梦幻基调。接着,“方舟坐垂钓”一句,既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其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一水穷萦回,三峰隐奔峭”两句,通过水的曲折和山的峻峭,勾勒出澄林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接下来,“娟娟碧筱合,灼灼朱葩耀”描绘了竹林的青翠与花朵的鲜艳,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残雨趁回风,断云通返照”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态美,雨水在微风中飘散,云朵在夕阳下变幻,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而“林昏野老炊,溪动寒女漂”则将画面拉近,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平生爱桃源,何年陡员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永惭白发蒲,起应金门诏”则流露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犹思洗药处,空歌采菱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一鹤已与讥,九龙那免诮”则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觉来复京华,语儿成一笑”则以梦醒后的现实与孩童的笑声收尾,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梦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贞妇王氏诗

石上有琅玕,孤生何猗猗。

婉彼深闺秀,笑语间且仪。

荣华谅未晚,芳洁当自持。

玉镜一朝委,相求岂无媒。

冰泮时当归,遥峰翠新拂。

行行别父母,遂居君子室。

君子官已崇,新欢鼓琴瑟。

如何事前驱,中道永相失。

东家有宋玉,西家有王昌。

皆知慕明艳,讵忍隳太纲。

露多焉能污,江永不可方。

贞心耀白日,峻节厉秋霜。

泣淡欲成河,捐躯遂如墓。

宁同陌上花,誓比山头树。

织绮献秋切,条桑事春务。

向非厄彊暴,岂知金石固。

形式: 古风

送王公勉赴沁水教谕

清商陨一叶,白下未知秋。

倦鸟息高荫,潜鱼依弱流。

君子方北首,山河阻且脩。

岁久衣尽缁,驱车良未休。

我无双明珰,何以结绸缪。

怅焉隔千里,白云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金德俊葵轩

结庐在林屋,所欣知者稀。

南风应蕤宾,我圃日芳菲。

负杖观其生,草多露满衣。

有葵独倾阳,岂愿回清辉。

清辉虽不照,物性谅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礼部员外张惟中七月十二日暮归赋诗入韵知者自尚书牛公以下凡若干人夫汉谣魏体互有不同巧于状物者过丽切于言志者怕直惟中退食之顷率尔成章且不以私而忘公情与景俱至已予因续众作之后凡器不足以谐空桑也

秋至星火流,病觉中岁剧。

成均忝分教,才非一狐腋。

日入欣暂休,野老或争席。

清谈杂虚无,以永风月夕。

百年会有尽,富贵非所适。

鸣虫亦知候,倦鸟思假息。

脱冠已童然,如何拘百役。

酒醉不复言,道固存目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