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觉澄所作的《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长老归隐山林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来游江国早相招”,仿佛在述说长老初至人间,与江国的相遇,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接着“一到荒山正寂寥”一句,描绘了长老到达荒山时的景象,寂静而空旷,为后文的禅修生活埋下伏笔。
“得戒已闻天竺雨,洗心曾见浙江潮。”这两句通过长老的经历,展现了他修行的坚定与深入。天竺的雨声与浙江的潮水,象征着内心的洗涤与外界的广阔,体现了长老在修行路上的感悟与成长。
“云开晓日回兰棹,莺啭春风上柳条。”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的生动画面,云雾散去,阳光洒落,兰舟回转,黄莺啼鸣,春风吹拂柳条。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寓意着长老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喜悦。
最后,“欲问清泉何处是,毗卢高阁倚层霄。”表达了对长老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清泉象征着纯净与自由,毗卢高阁则代表了修行的高远境界。这两句既是对长老归隐生活的期待,也是对其修行成就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老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禅修的和谐之美,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