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谛闲上人归江南

肯来海县畅宗风,才歇经坛又欲东。

群识神通过鹙子,我惭朝暮似狙公。

楼花雨定香云白,江树霜酣战血红。

甚欲从师浮苇去,祇愁尘网絓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沙元炳为友人谛闲上人归江南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谛闲上人佛法精深和才情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佛法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首句“肯来海县畅宗风”表达了对谛闲上人能来到海县传播佛教正统教义的欢迎,显示出诗人对佛法的敬仰。接着,“才歇经坛又欲东”描绘了上人忙碌的修行生活,刚结束讲经就又要启程东行,体现了其修行的勤勉和决心。

“群识神通过鹙子”运用比喻,将谛闲上人的智慧比作鹙子(一种聪明的鸟),暗示他的佛法领悟超越常人。诗人自谦“我惭朝暮似狙公”,表示自己在佛学上的修为不如上人,每天只能像猕猴般忙碌,未能深入修行。

“楼花雨定香云白,江树霜酣战血红”两句,通过描绘雨后楼台、白香云和霜染红叶的景色,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寓言了佛法的清净与自然之美。

最后,“甚欲从师浮苇去,祇愁尘网絓冥鸿”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谛闲上人遁入佛门的心愿,但又担心世俗的牵绊如同束缚飞鸿的尘网,难以摆脱。这既是对上人的羡慕,也是对自己尘世生活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8)

沙元炳(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邓生纪云璞君族弟也依之学佛两载合掌诵佛而化璞君喜为往生之徵贻书远告即用其见赠韵论次其事

的薏生于莲,甘苦同一天。

谁甘复谁苦,转眼换尘鲜。

究其甘苦种,藕实二何先。

藕空实有心,何者相因缘。

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

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

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

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

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

璞老莲邦客,蓄念金刚坚。

成佛佛有待,翻让灵运前。

眷属字纪云,两载从餐眠。

熏染岂云久,入苦遂能蠲。

灵山华藏海,仅挹埃与涓。

便闻弥留顷,合掌迎金仙。

想有幡幢葆,天半纷反翩。

宁歇懈慢国,会叩莲池边。

化为池中华,色异根当连。

璞也跻百岁,定证如来禅。

指月明净性,魄满光自圆。

礼日参初观,寂照穷悲泉。

十念非诳语,吾曹庶勉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蜀石经残本歌

嬴秦焚经传二世,孟蜀尊经传二世。

腐儒苦怨天梦梦,天眷原不私文字。

我观广政经,成一百十二。

?翠墨未完,蜀社置毋家,百万黄金钱。

但为新朝儒学地,先石后木劳手民,到今石木无一存。

盲左诗礼出炱朽,捃拾旧数赵黄陈。

庐江刘翁欧赵选,收揽《周官》及三传。

艺风师是今柳东,钩考异同泐成卷。

我徒见跋未见经,骨不可揣从声听。

经兴经废等亡国,樊榭诗在吾听荧。

年衰才退奈此石经何,西望蜀碧年年多。

形式: 古风

初春述怀

五穷入我家,与我生根蒂。

害渠果何事,暗中动我制。

坠地无室庐,流转不敢毙。

平生泥雨驴,一步一濡滞。

四十知百年,僚底早自筮。

只馀玉池肥,静坐自勤闭。

谁知失声哭,痛迸奈何帝。

春风非不温,著祫转凄厉。

开门呼苍天,空碧但无际。

何曾井蛇惊,坐见国狗猘。

永愧匹夫谅,触事潸以涕。

旧闻傅青主,奇方辄焚瘗。

信哉泰山崩,宁作完卵计。

待我五百年,人间知有世。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新年次东坡韵(其一)

万家忙馈岁,一叟念初元。

排闷诗宁野,邀眠酒又村。

故乡山水隔,世事雨云翻。

欲作挥戈想,其如若水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