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

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宫怨恨的情感氛围,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开篇“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两句,以巧妙的手法描绘了宫中服饰的精致与华丽,但却透露出一种空虚和不真实的情感。

紧接着,“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奢华而孤独的氛围。诗中的“凤节”、“鸾花”都是宫中高贵与精美的象征,而“轻雕”和“薄饰”则暗示了一种过度装饰之下隐藏的空洞感。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寂寞。宫中的帐幔虽然华丽,却无法阻挡孤独与忧伤的情绪。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形成了呼应。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感叹。尽管宫中有着美好的物质条件,但在春夜之中,诗人依旧感到孤独和无尽的空虚。

最后,“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则是一种对往昔时光的追问与怀念。在这座宏伟的宫殿中,有着用真珠装饰的华丽景象,但现在却是谁也看不到了,只剩下诗人孤独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美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它不仅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面貌,更透露出其中隐藏的寂寞和空虚,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

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

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惟沙月,孤灯但客船。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

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

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

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

谬陪吾益友,祗事我贤侯。

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

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

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

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

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

泥情斜拂印,别脸小低头。

日晚花枝烂,釭凝粉彩稠。

未曾孤酩酊,剩肯只淹留。

重德俄徵宠,诸生苦宦游。

分途之绝国,洒泪拜行辀。

聚散真漂梗,光阴急转邮。

铭心徒历历,屈指尽悠悠。

君作烹鲜用,谁膺仄席求。

卷怀能愤悱,卒岁且优游。

去矣时难遇,沽哉价莫酬。

满枝为鼓吹,衷甲避戈矛。

隋帝宫荒草,秦王土一丘。

相逢好大笑,除此总云浮。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宣城赠萧兵曹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

地分莲岳秀,草接鼎原芳。

雨派潨漴急,风畦芷若香。

织蓬眠舴艋,惊梦起鸳鸯。

论吐开冰室,诗陈曝锦张。

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且嫌游昼短,莫问积薪长。

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

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