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方郑作的《除夕》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深深思乡之情。首句“除夕愁难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来临却无法回家团聚的愁绪,除夕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但诗人却身处异乡,难以排解心中的孤寂。
“还家梦愈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频繁地在梦中回到家乡,渴望与亲人团聚,然而梦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现实的孤苦更加鲜明。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回顾了诗人十年来漂泊在外的生活,强调了他作为“别离人”的身份,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愈发强烈。夜晚的细节描写也十分动人:“残漏听还尽,寒灯坐愈亲”,漏壶滴水声渐止,寒冷的灯光下诗人独自坐着,显得更加亲近,也更显凄凉。
最后一句“梅花满南国,谁寄一枝春”以南国盛开的梅花象征故乡,诗人期盼有人能将一枝春天的梅花寄来,寓意着对家乡温暖和生机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除夕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