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行赠别姜祭酒先生

昔者薄游燕王都,燕人买骏皆买图。

汝南袁公善相骨,称我一匹桃花驹。

是时先帝论封禅,焚香日坐蓬莱殿。

二三元老书不停,记室竖儒供笔砚。

袁公手内金花笺,口召王生生不前。

安知徐福三山事,但忆苏秦二顷田。

我欲东归劝我留,满床诗草尽见投。

见时醉操银不律,雌黄灿熳珊瑚钩。

以兹感激国士知,新旧存亡不可移。

季札匣中镆铘剑,脱挂徐君坟树枝。

浮云世态那堪说,众人闻之皆不悦。

谢傅西州春草深,羊昙涕泪空成雪。

赠刀人,结袜子。可怜贫时交,一生与一死。

召公已死周公嗔,道傍之言未必真。

冯驩不去反见忌,天下尽讳为门人。

宗伯中丞本爱才,乍闻此语亦徘徊。

惟君知我有心者,肝肠倾倒无所猜。

校书旧物许荐我,君纵殷勤我不□。

《子虚》欲奏虽未成,知己难忘杨意情。

长安国门同日出,我归金阊君石城。

璧水曾经黄屋坐,祭酒胡床尚虚左。

苜蓿先生三数公,桃李门人千百个。

纷纷入赀同舍生,春秋俱服左丘明。

君行未可轻此辈,万一中间有马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稚登的《昔者行赠别姜祭酒先生》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朋友姜祭酒在燕都的交往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感慨。诗中回忆了他们在燕王都的相遇,袁公相马的典故,以及与先帝的封禅活动中的忙碌情景。诗人感慨自己才华被识,但又担心像徐福、苏秦的命运,犹豫是否离开。姜祭酒挽留并赠诗,诗人醉中挥毫,表达感激之情。

诗中提到的“季札匣中镆铘剑”和“羊昙涕泪空成雪”的典故,显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友情的忠诚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诗人以“赠刀人,结袜子”的典故,赞美姜祭酒的慷慨和深情,同时也揭示了贫贱之交的珍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姜祭酒的敬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分别,仍不忘彼此的知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9)

王稚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寄太师成国朱公二十八韵

先帝垂衣久,元公翼戴长。

宵庐明月殿,晓卫白云房。

赐马行长乐,看花宿未央。

常陪五畤祀,独奉万年觞。

出入钩陈侧,驰驱太乙傍。

几株温室树,廿载御炉香。

不离芙蓉苑,频经蕙草芳。

列管分虎旅,对陛和龙章。

剑履还家涩,头须下直苍。

佩图朝少主,读策感今皇。

旧抱弓如月,重添戟是霜。

首先迎玉辂,身自扫明堂。

金匮山河誓,丹霄日月光。

太师姜吕望,尚父郭汾阳。

爵已无前列,班惟有末行。

岂徒居紫闼,兼以业青箱。

虞令称书监,穰侯号智囊。

十经归甲乙,百氏属低昂。

仆本蓬蒿士,萧然薜荔裳。

上书三寸舌,丁第九回肠。

鹦鹉为时忌,蛟龙且自藏。

人嗔杜甫傲,公许祢衡狂。

惜别歌杨柳,临歧赠鹔鞿。

星辰从此隔,云汉永相望。

鱼腹何迢递,鸿飞亦渺茫。

渡淮寻漂母,入楚问韩王。

裘重苏秦辱,金空陆贾装。

不知麟阁上,可更忆沧浪。

形式: 古风

渡江寄吴氏伯仲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

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

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

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其一)

白头田父出当年,寺下江深水拍天。

沧海自从成陆后,禅宫渐与月宫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其二)

扬州西望隔沧波,花下楼台月下歌。

好借清光骑鹤去,买将红袖斗嫦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