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

一自辞金屋,谁怜度玉门。

沾衣今日泪,奉帚旧时恩。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

早遂安边愿,妾身宁足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妃曲》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一自辞金屋,谁怜度玉门”,开篇即以昭君离开皇宫、远赴边疆的壮烈举动,展现其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暗含了对昭君无人理解、无人怜悯的悲哀。金屋象征着皇宫的奢华与尊贵,而玉门则代表了遥远的边塞之地,昭君的出塞,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命运的巨大转变。

“沾衣今日泪,奉帚旧时恩”两句,通过对比昭君今日的眼泪与往日的恩情,进一步凸显了她命运的悲凉。今日之泪,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旧时恩情,则是对皇宫中曾经给予的关怀与恩惠的追忆。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描绘了昭君在异域他乡的生活状态,月夜的思念与胡笳的哀鸣,都成为了她内心情感的寄托与宣泄。月夜的静谧与胡笳的凄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深了读者对昭君孤独与痛苦的感知。

最后,“早遂安边愿,妾身宁足论”表达了对昭君希望为国家带来安宁的愿望,以及对其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昭君虽身处异域,心系家国,但面对命运的不公与无奈,她选择了接受与释怀,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坚韧的品格。

整体而言,《明妃曲》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命运的悲惨与复杂,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同情,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与反思。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康荡山人

结屋翠微间,蓬门昼不关。

宿云长在树,倦鸟自归山。

境为虚偏胜,心于静始閒。

逍遥弄泉石,尽日竟忘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诸社丈摧携酒过访

词流多逸兴,命酌过山堂。

野水秋踰净,林花寒更香。

共知閒里适,宁记醉中狂。

万事浮云外,当歌且尽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观天目山瀑布

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

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

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宿殊胜寺

看竹过山寺,开樽值素秋。

风清众籁寂,水落寒岩幽。

僧定月当户,鹤归云满楼。

醉来卧松石,天地等浮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