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郎往边

大旗飐军军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

马刍军糗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

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

犬羊饱饫思噬人,反甘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糜。

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华容公来尔得知?

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

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作之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吁嗟蒙古奚,诸戎戒前痴,公归行勒平胡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罗玘的《送刘侍郎往边》描绘了一幅壮烈的边塞出征图景。首句“大旗飐军军吏集”,展现了军队集结的威严场面,旗帜飘扬,官吏整齐。接着,“赤日射甲甲流汁”形象地刻画了夏日阳光下士兵们装备的炽热,仿佛连金属甲胄都在融化。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两句,通过描绘将军骑着胭脂色骏马,表现出将领的勇猛和马匹的忠诚。接下来的诗句“马刍军糗高于山”,强调了军需充足,显示出军队的规模和准备充分。

“千乘万乘居庸关,三军久饱思一战”表达了大军驻扎在险要关隘,士气高昂,渴望一展身手。最后一段则预示了战争的必然性,奚族内部矛盾暴露,蒙古势力崛起,而刘侍郎此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如“自奚内附比臣仆”、“犬羊饱饫思噬人”等,揭示了民族关系的复杂与微妙。最后以“华容公来尔得知?”的历史典故,寄寓对刘侍郎智勇双全的期待,并以“公归行勒平胡碑”结尾,预祝他凯旋立功。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激昂,既展示了边塞风光,又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曾光表山水图

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

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

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

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

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

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

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

岂无大鱼大如豕。

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形式: 古风

送何邦彦佥江西宪初识面数日告行

已成新相知,忽作新别离。

始知别离蚤,更觉相知迟。

程孔暂倾盖,不在多言辞。

高枝有鸣鸟,如进我酒卮。

酒尽子当去,依稀各天涯。

豫章古水国,其下蟠妖螭。

请出匣中剑,一一剸刲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周草庭任云南佥事

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

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

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

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

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

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

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

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

大哉天地仁,敛物用繁霜。

形式: 古风

送金侍御巡按云南便道省亲

莺花画春空,骢马行利阆。

间关度鸟道,猛欲铲叠嶂。

云开蜀山高,星宿夜依傍。

望云望父母,更在星宿上。

有身愿如鸟,插羽学飞扬。

挥戈退白日,一口纷百饷。

人言肝是铁,肯换鸠作杖。

王事有期程,饮冰觉心怏。

驱车出门去,惝恍迷所向。

如逢点苍山,更上山顶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