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减字木兰花》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黄茅瘴雨”,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荒凉凄迷的画面,黄茅在湿润的瘴气中摇曳,暗示着诗人归乡途中的艰难与困苦。接着,“万里归来悲自语”,万里之遥的归途,不仅身体上的疲惫,更饱含着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哀伤。诗人以“悲自语”四字,将内心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梦里依稀”一句,转而描绘梦境中的景象,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梦中的情景或许能暂时慰藉诗人的心灵,但醒来后面对的仍是现实的残酷。接下来的“石发萝烟昼掩扉”,进一步渲染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石上生长的苔藓、弥漫的烟雾以及紧闭的门户,都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封闭与迷茫。
“磨厓草檄”一句,意象转换至战场,暗示诗人曾有过从军的经历,或是在战争中有所参与。这里的“磨厓”与“草檄”分别指刻石立碑和起草檄文,既展现了诗人的军事生涯,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幕府应徐斑管笔”,“幕府”是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官场或军营,诗人在此处可能担任文书或幕僚的角色。“徐斑管笔”则描绘了诗人用斑驳的笔墨书写文书的场景,既体现了其工作环境的简陋,也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身份。
最后,“离绪茫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而“何独鲰生感对床”则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珍惜。其中,“鲰生”一词自谦地指自己为小人物,而“对床”则是引用典故,表达对朋友相聚的渴望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