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房山》由明代诗人储巏所作,描绘了房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行京西三百里,日望燕台歌易水”,诗人从京城西行三百里,每日眺望燕台,歌唱易水,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
接着,“春风着眼到房山,不放黄尘吹马耳”一句,以春风为引子,点明诗人终于到达了心之所向的房山,春风拂面,黄尘不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烟岚护雪不肯销,层峰相揖如相招”描绘了房山的山峦云雾缭绕,积雪未消,层峦叠嶂仿佛在互相致意,展现出山川的静谧与和谐之美。
“千金枉购尚书画,何如平地横生绡”则对比了物质追求与自然之美的价值,认为购买珍贵的书画不如在平地上生长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无价之宝。
“晚来顷刻岩姿变,急雨漫山飒银箭”描述了傍晚时分,山岩瞬间变化,急雨洒落,如同银箭划过,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壮观景象。
“斜阳一抹乱青红,似与诗人供戏幻”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山色,青红交错,仿佛是为诗人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最后,“胸中丘壑句传神,闻道刘公下笔亲。太华中峰五千仞,人间何地卜东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对像刘公这样的大手笔诗人创作的钦佩,同时也暗含着对理想居所的向往,将太华山作为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房山的自然风光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